儿童读物内容惊悚引热议 回应本是给孩子警醒(3)

2015-12-08 13:26 重庆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儿童读物内容惊悚引热议 回应本是给孩子警醒

声音

专家:3岁以前的教育可适当正面美化

“小学阶段儿童发展目标就是要有一定分辨是非的能力,有一定的善恶美丑观念,有客观看待事情的思维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块果仁惹的祸》这个故事让孩子们面对客观事实时,并没有什么不恰当。”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学前教育专业博士魏勇刚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家长们的观点也没错,教育小孩的内容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侧重。

魏勇刚分析说,像3岁以下的儿童,这个年龄的特点就是泛灵性。所谓泛灵性,就是在孩子眼里,物质世界是有人性的。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来判断事物,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这个时候,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可以多一些正面积极美好的内容。3岁以上的儿童开始学会客观看待事物了,这时候家长就要注重培养客观思维的发展。“不过个体存在差异性,最终什么年龄开始客观事实教育,家长要视自己孩子的心智发展和接受客观事实的程度来逐步进行。”魏勇刚说。

家长观点

正方

教育儿童

应该多正面美好

代先生(家住回兴,女儿6岁):我希望孩子能够始终用有爱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相信人都是美好的,心里能阳光一些。

薛女士(家住鸳鸯,儿子5岁):如果幼小心灵接触的都是残酷、邪恶、颓废、偏激,会造成不良的心理暗示,变为一种负能量。

反方

让孩子认清社会

并不是坏事

侯女士(家住李家沱,儿子14岁):我们家经常看新闻,孩子开始能看懂一些内容后,遇上某些新闻,我们也会趁机把里面的道理讲给他听。要让他明白有些事是不能做的,要学会独立,遇见某些情况时应该怎么办。

姜先生(家住观音桥,女儿4岁):我经常会讲各种故事给孩子听,即使是很悲观的故事。让孩子清醒地认清社会,并不是件坏事,他也能更早学会保护自己。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饶方婧 喻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