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
关键字1
扩
这是丰台区教育优质资源急速“扩”张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丰台区的老百姓发现身边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了。
首先,丰台区立足于自身十二中、十八中、丰台二中、丰台一小、丰台五小等老牌优质资源校逐渐通过布局调整、资源整合等方式,打造成新的教育集团,辐射更广区域、服务更多居民。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十八中、丰台二中等名校尝试举办小学、幼儿园、国际班等,通过办学模式创新,不断丰富优质校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供给内容,改善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增强学校的课程供给能力,融通各学段教育,实现多元化发展。
其次,丰台区引来了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首都经贸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舞蹈学院;人大附、清华附、民大附、北京四中、北京八中、十一学校、北京小学、北大附小、芳草地国际学校;中国教科院、北京教科院、北京教育学院等高校名校和教研机构资源开办了多达28所品牌分校合理分布在区域内,圆了老百姓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的梦想。
同时,丰台区大胆尝试在一定区域内创建教育集群、学校(教师)发展共同体、学区工作坊、城乡接合部互动反馈教学协作组、委托管理等多种教育合作模式,试行多类型集团化办学模式,整合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校外教育及社区教育等资源,实现共享、合作,进一步统筹每个片区内的教育资源,全面提高各校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前已形成方庄、东高地、云岗及南站丰台镇、马家堡、卢沟桥、长辛店等8个教育集群。未来教育集群数还将翻倍,达到16个之多。
东城区
关键字2
翼
2015年,东城教育综合改革进入第二个年头,从初始改革走向内涵攻坚,确立了“一体两翼”的综改思路,“一体”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两翼”即学区制建设与学院制建设。
目前,东城区共有8大学区,各学区同步推进深度联盟、优质教育资源带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即“盟、贯、带”的建设。2015年,东城区新建9对深度联盟学校,对口直升校、“一体化管理学校”分别达到8对和16对,9年一贯制学校达到9所,近20所学校与大学和社会教育机构实现了合作办学。同时,选取北京二中、五中、广渠门中学、史家小学4所改革项目校作为试点,在盟、贯、带多校区相互集成的基础上形成了教育集团式管理模式。
2015年,东城区继续完善“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原有“四大学院”,即文艺学院、科技学院、体质健康学院和国际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东城区青少年学院,统领四大学院。同时,在全区8大学区设立分院,为全区中小学生创设个性化成长、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空间,为培养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搭建平台。
关键字3
跨
从“走班”到“走校”,是2015年东城教育的重大突破之一。12月初,随着“学院日课程”试点启动,校际间壁垒也被打破。很快,东城区全部中小学生不仅可以在校内跨班、跨年级,也可以在学区内跨校选课,自主选择参加“学院日”课程,共同分享教育综合改革带来的福利。
12月4日至2016年1月,为“学院日”课程试点阶段,试运行阶段为2016年3月至7月,全面实施阶段自2016年9月起。试点阶段涉及全区15所小学,覆盖8个学区及小学教育集团,其中和平里学区所有小学全部进入。每个学生每周利用半天参与两节综合实践课程学习,可选课程涵盖“四大学院”课程235门,“蓝天”工程资源单位课程54门,职业体验课程114门,校本精品课程144门,共计547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