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5年城区基础教育16个关键字(2)

2015-12-17 08:43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城区教育16个关键字

西城区

关键字4

优质中学“跨”学区办学、小学对口直升……今年,西城区公布了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方案,通过重点对中学结构布局进行调整,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整合特殊教育资源等举措,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让更多的孩子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此次布局调整最大亮点就是优质中学“跨”学区办学,进一步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如,北京四中分别进驻陶然亭白纸坊学区、广内牛街学区、广外学区办学。北师大实验中学到广外学区办学,承办华夏女中,更名为北师大实验华夏女子中学。北京八中到展览路学区办学,与一五四中学合并。而此次布局调整,最为受益的是广内牛街学区,该学区内小学对应的中学全部是优质中学。

据介绍,从今年起,西城区将调整初中升学政策,中学学区由7个调整为11个。推荐派位入学比例调整为不超过小学应届毕业生的15%。特长生入学,招生人数比例控制在招生总数的5%左右。

另外,今年,西城区新增了小学对口直升入学式的入学方式,西什库小学、雷锋小学等12所小学的146名应届毕业生被派位进入了三帆中学等8所优质中学,成为全区首批享受对口直升政策的“幸运儿”。记者了解到,明年,中华路小学和四根柏小学也将按比例直升三十五中,直升比例与其他小学对口直升中学比例相同。

朝阳区

关键字5

今年朝阳区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中小学资源整合,共有53所学校在今年9月以全新面貌亮相。同时,随着多所学校变身九年一贯制学校,朝阳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数量将达到37所,占中学总数的一半以上。

据了解,此次资源整合共涉及14个学区53所学校,通过整体并入、集团办学、深度联盟、高校联合四种方式推进,是朝阳区历史上数量最多的一次整合行动。此轮资源整合过后,又将有53所学校转型升级为优质学校,近20000名在校生受益,新增起始年级优质学位约5200个,其中进入优质初中就读学生占总数的87.7%,进入优质小学就读学生占总数的84.7%。

记者发现,此次涉及资源整合的学校多集中在南部和北部,这些区域也是朝阳区优质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在资源分配时也兼顾中小学同步推进。如朝阳区最南边的小红门中心小学将纳入朝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肖村小学、牌坊小学则纳入芳草地国际学校教育集团联盟;黑庄户中学和黑庄户小学纳入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联盟。东部整合学校多集中在朝阳区与通州区交界地块,如双桥第一小学并入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定福庄第四小学、大黄庄小学并入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八里桥小学、瑞祥民族小学并入北京第二外国语附属中学,整合成为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徐虹 王刚 刘佳 丰伟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