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开国际理解力课程 与5国建立互访机制
近日,海淀区七一小学迎来了一群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是来自韩国釜山一小学的学生们。在一天半的活动中,七一学子以东道主的身份陪同小客人们糊风筝、学书法、参观校园,更邀请他们在自己家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对于七一小学来说,这只是学校众多外事交流活动中的一次;对于七一学子来说,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学校的“小外交家”。
新鲜事
韩国学生住我家
12月11日上午,结束一天半的交流访问活动,七一小学的学生们送走了韩国的小伙伴们,他们中的部分孩子因为不舍甚至不禁红了眼眶。作为中韩“小使者”五年级(8)班的黄秋硕这样评价此次仅24小时的相处:“太新鲜了!我甚至感觉这不是真的!”
与黄秋硕结对的韩国小伙伴名叫金民峻,与他同龄。黄秋硕不无兴奋地告诉北京晨报记者,这是他第一次结交外国朋友。虽然一星期前,学校将韩国学生的个人资料已经交到他的手上,但当见到真人时,金民峻给他的第一印象就两个字:“帅!高!”在第一天的活动中,黄秋硕与自己的新朋友一同参观校园、制作风筝。虽然两人只能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流,但黄秋硕的心里依旧美滋滋的,他认为金民峻亦然。下午3点,黄秋硕的妈妈到校接两个孩子回家,在家里的时光,他手把手教给金民峻中文名字的写法、一起打羽毛球,最后“一家四口”来到老舍茶馆吃饭。在24小时的朝夕相处中,黄秋硕发现韩国人身上具备一种值得他学习的品质,那就是懂礼貌。“他会很主动、很恭敬地和我父母打招呼,吃饭的时候也会自觉坐在旁边的位置。”
送走他的韩国新朋友,现在黄秋硕开始期待一年后的互访。到时候,他便能再次见到金民峻,也可以走进他的家庭、了解韩国当地的文化。
大事记
荣获中美千校携手校
据学校相关负责人李佳介绍,此次活动约30余名韩国学生到校,也是学校首次与韩国学校建交。这远不是学校外事活动的第一次,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不久前,学校入选“中美千校携手”项目,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西城区第二实验小学、北京市景山学校等3所学校共同成为本市首批项目校。千里之行始于跬步,获得此项殊荣是学校一步一步扎实走过的结果,这就不得不提到学校的一个特殊机构——外事办。
外事办,顾名思义是负责与国外或港澳台联系的机构,但在小学、甚至部分中学中也并不常见。七一小学外事办的工作却紧锣密鼓,因为学校早已与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宝岛台湾等多个国家及地区建立友好校机制,如今又新增韩国。外事办负责人王雪瑞介绍,每年学校都邀请多国学校“走进来”,同时,学校也会组织师生“走出去”。除互访以外,每逢重要节日,比如圣诞节、新年、春节等,学校师生还会通过视频的方式与友好校相互问候。这种氛围的营造和条件的创设,使得学生对外国友人并不感到陌生或是惧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