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妈妈说道:做侦探不做法官 才能友好相处
特邀观察员:刘称莲(畅销书作家,亲子教育专家)这些年我所接触到许多犯难的家长,他们几乎都想和孩子友好相处,可往往适得其反,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不了解孩子的需求所致。家长了解孩子往往停留在行为上,可孩子的行为背后都有丰富的心理活动。家长所看到和听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如果能够找到孩子行为后面的心理需求,便可以找到症结,对症下药。
我建议家长先把法官的帽子摘下来,做一个侦探。在看到孩子的某个行为或者想帮助孩子之前,先带着好奇去了解孩子。小一点的孩子可通过猜测然后跟孩子核对。比如一年级的孩子也许就是想先玩一会儿再写作业,你便可以问问孩子是否如此。大一点的孩子则可以直接询问:“你需要帮忙吗?”如果孩子真不需要帮助,家长需要相信并接纳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做事。或者孩子明确告诉家长自己的需求,家长可否在安全的范围内满足孩子,这都是有效沟通的因素。总之,家长要想跟孩子友好相处,最重要的是要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孩子的需求,才能达成“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