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三个臭皮匠将爱好变成事业(2)

2016-01-26 09:05 中国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校园流行“小黄车”

还不是谈盈利的时候

去年11月,“小黄车”从北大扩展到了人大、北航、农大等6所在京高校。车的数量也从500辆增加到5000多辆。

ofo的团队人员增多了,办公室搬到了中关村立方庭大厦。但公司运营的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

张巳丁说,现在的压力和刚创业的时候一样大。

最初,张巳丁很担心丢车的问题。但是运营了一段时间后,他却发现,这种情况非常少。“小黄车”本身都是些一二百元的普通款,转手赚到的最多也就20元,没什么人偷。同时,他们也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

最大的问题是自行车的调配。有的同学会把“小黄车”骑出校外,但不骑回来,车辆就“遗失了”。

为此,张巳丁的团队中有专人负责调配。在价格设计上,ofo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ofo还设计了报修功能。校园中还时不时有人检查“小黄车”的使用状况。

去年12月,ofo的App上线了。微信公众号的关注人数已经达到了10万。每条推送的微信后都有上百条留言。不少清华的同学留言说“什么时候才能来隔壁呀?”

张巳丁笑称,“清华的校园太大,宿舍和教学楼之间的距离远,贸然进入会出现调配的问题。目前在其他高校运营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已经在准备把‘小黄车’骑进清华了。”

张巳丁和同事们精心挑选了“共享单车”进入的这6所校园,是因为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特点。在这些学校收集到的用车数据能够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帮助筛选下一步推广的学校范围。

每天最高两元钱的用车价格,张巳丁团队怎么实现盈利?这个问题甚至出现在了知乎上。张巳丁的答案却是目前“还不是谈盈利的时候”。

“现在我们还处于培养用户的阶段,希望用户更多地去用,更加认可‘共享单车’的行为。有了良好的用户体验和使用习惯,盈利应该不是问题。”张巳丁说。他计划到今年年底,将“小黄车”扩展到全国500所高校。还要将现在的机械锁都换成智能锁。

在张巳丁看来,技术的研发是最困难的部分。从最初的创始队员都对技术一无所知,到现在公司已经有了自己的技术研发部门,智能车锁的研制已经持续了4个月,车锁的小样也于去年年底制成。

自行车也是旅行和生活的方式

ofo中大部分员工是90后,最大的也才31岁。所有的员工都是自行车爱好者,办公室里停着好几辆擦得干干净净的单车。

对于张巳丁来说,自行车不是普通的交通工具,而是一种旅行和生活的方式。“骑自行车和开汽车不一样,开汽车时看到风景只是一闪而过,骑车时你能真实地和外界接触。”张巳丁说。

北京市交通委正在制定《北京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在二环路、三里河和南锣鼓巷等8个区域建设标准自行车道。预计到2020年,北京的自行车出行比例将从12%上升到18%,绿色出行比例有望达到75%。

“希望通过共享单车提高自行车的使用效率,改变大家的出行方式,为蓝天作一些贡献,这也是我们创业的初衷。”张巳丁说。

张巳丁计划,将“小黄车”带到校园外,解决城市最后5公里的出行问题。这个刚刚毕业6个月,还有些学生气的小伙子说,这将是他未来的事业。

责任编辑:李思瑾(QL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