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开学不适应,家长怎么办?(2)

2016-02-22 16:25 bjd.com.cn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孩子开学不适应,家长怎么办?

没完成作业“求证明”

有忘带作业的,还有的孩子在假期里压根没有完成作业,让自己的爸爸妈妈出示假证明,以显示自己没做完作业是有正当理由的,这样的家长找到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时,也是满满的不知所措。

对此,温方劝告家长,在面对孩子这样的请求时,要实事求是,不要做一个撒谎骗人的家长。“家长在处理类似事情的时候,同时也是在给孩子做示范,让孩子看到自己是如何处理工作、生活中的各项事件。”温方说,对于没有完成作业的孩子,家长应该引导其找到老师主动检讨,主动承认错误后求得老师原谅。

此外,温方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应该在开学第一个星期内、在孩子拿到新课本之后,带着孩子把发的新书从头到尾翻一遍。尤其是小学生家长,最好陪同孩子一起看一下新书中有哪些内容,帮助孩子了解新学期要讲到的知识。温方强调,这也是在教会孩子预习,“是预习,不是学习。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大概了解老师准备讲什么,至于怎么讲,那就是之后跟着老师再学习的事儿。”

红包变礼品“买友情”

此外,从往年的咨询情况来看,存在着不少孩子拿着春节收到的红包为同学买礼品的现象。温方说,表面上是送礼物,实际反映出的是孩子们的人际交往和情感需求问题。作为家长,在这一问题上首先要尊重,其次要注意观察。温方说,虽然有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买,不愿意让孩子送,但是阻拦并没有什么用。有了尊重,才能观察到真实的情况,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反馈,比如注意孩子把礼物送给谁。“送给的人一定是目前比较关注的人。作为家长要多多分析孩子为什么会关注?是不是反映出孩子情感缺失的一面?”

在温方看来,如果交往得当,那么,家长无需干预;交往不得当,家长就需要进行干预指导。特别是小学高年级以及初中生,送礼物的方向性更强一些。老师、家长要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防患于未然。

比如,有的孩子属于交往焦虑,平时找不到小朋友跟自己玩,为了让小朋友跟自己玩,才把自己舍不得的东西送给人家,以博取对方一笑。这时的家长就应该引导孩子如何跟同学交往,让孩子意识到小礼品买不来真感情。有的孩子是“厚此薄彼”,把很好的礼品送给自己关注的异性朋友。这时,家长应该在不惊扰的情况下引导孩子的注意力不要只盯在一个人身上,而是应该把眼光放开,不要只盯在一个方向,多关注一些人。“中小学还是应该鼓励孩子多交往,而不是仅仅关注个别人。因为只关注一个人的话,只能从一个人身上获得相应的优点。关注大家,可以从每个人身上都获得好的东西。”还有的孩子不送礼品,比较自闭,作为家长,应该想办法让孩子多跟同学联络,比如放学回家鼓励孩子多多分享在学校中的见闻,多多聊聊学校中的趣事,这样在家长的关注目光中,孩子可以得到一种启示,“我是生活在人群当中的,我要打开自己的心扉跟大家交往。”

专家提醒

开学后前三周最关键

温方表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二十一天是一个心理周期。从放假到紧张学习,孩子需要有二十一天的适应转变期。如果这二十一天里能够平稳过渡,孩子的后续学习就不会受到影响。因此,开学的前三个星期是关键期。

作为家长,除了要协助孩子在上述细节上完成这一过渡之外,还需要多多注意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比如,新学期伊始,家长可以提前帮助孩子做好回到学校后如何跟同学分享假期生活的准备;放学回家后,让孩子多多分享初进学校、刚开学后的新鲜事儿,及时关注到孩子在情感上和学习上的需求。“孩子是憋不住的,帮助孩子提前做好分享的准备,可以让他们在没上课之前就把自己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这样可以防止孩子们在课堂上忍不住跟同学传小纸条交流,影响听课效果。”此外,对于年纪较小的小学生,家长们还可以多叮嘱一句让孩子注意分享的时间分配,“小学生做事儿比较毛躁,而且对于课堂纪律认识不是很深。”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