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不碰手机电脑
8岁的赵伊湄被自己抽到的一道寒假作业难为哭了。作业题目是:如果没有移动设备。主要任务是:坚持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不打电子游戏,不碰手机和电脑,每天用阅读、运动和同学互动来代替网游和上网。
“过于迷恋网络不好,但适度上网还是有必要的。”赵伊湄的妈妈说,伊湄6岁开始接触网络。一般都是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玩耍,每次不超过20分钟。其实,小伊湄用电脑并非都是玩,上学期学校开展“精彩时刻课前三分钟”活动,在妈妈的帮助下她学会了制作PPT,准备课前演讲的资料。
学校老师称,这种体验过程能帮助孩子跳出平日里习以为常的生活模式,更好地挖掘自己的兴趣,培养各类爱好。这是一道实验性、开放式的命题,没有正确答案可言。体验过程比结果重要,也许一个月坚持不下来,但做到了一周、十天,娃儿也会有所感悟、得到成长,家长应尽量引导孩子,协助老师达成更好的教育效果。
大学 重社会实践
经营一个网店
刘永军副教授“掌管”着某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这个专业里,有一部分要学的是电子商务如何运作。他布置的寒假作业要求是四五个学生负责一个项目,一个当店长、一个负责拍照修图、一个负责运营、一个推广、一个客服,每个人任务不同,目标不同,成绩也不同。
有一个大三的同学,是店长之上的项目经理,手头上有8个项目。这一年,这8个项目在淘宝上的销售额达到了2000多万元。“毫无疑问,企业和我都很满意,期末成绩,我给了他优秀。”刘永军说。
研究一支股票
某财经大学的小黄同学介绍,她的寒假作业是要研究一支传媒股票,然后写一千字左右的观察笔记。“我对股票一窍不通,只能靠爸爸指导了。”老师解释道,让学生研究传媒上市公司的股票,也是希望他们对相关行业有一个初步了解。“关注传媒企业上市状况、未来走向,主要是为将来做财经新闻做准备。”老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