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艺考季,艺考不“易考” 星梦有多远?(3)

2016-02-25 09:00 广州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又是一年艺考季,艺考不“易考” 星梦有多远?

十八般武艺:不仅拼颜值 还考《芈月传》

“如果没到现场,可能感受不到那种压力。”外形俊朗、身材高大的景同学主修的是播音主持方向,在学校经常在大型活动担任主持,见惯大场面,但参加南京艺术学院的自主招生时,仍感觉到其他同学的气场。“好像见面会一般,都是高颜值的考生,专业水平也特别不错。”景同学称,这种竞争下要想有突出的表现,就不能光靠脸。

“艺考不只看脸。”南海执信的连莹老师今年负责带队,已经和班上的学生连续参加深圳、珠海等地多场高校面试。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今年高校对于艺考学生的文化素养明显更加重视了。“原本艺考注重的可能是学生的现场表现,但我们班上3个学生去参加北京电影学院的初试,一上来就是100条选择题,里面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的内容。”

今年也被众多艺考考生称之为“史上最难艺考年”,除了报名人数不断增加的因素外,也和今年的艺考新政有关。近几年,教育部关于艺术类考生招生录取的指导文件中,几乎每年都强调要在录取中更加注重文化课成绩。今年还要求单独考试招生的高校,在划线原则上不得低于生源省份艺术类同科类本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

“对艺术考生的文化成绩要求更高了。”连老师说,不仅如此,今年艺考的题型也更加生活化,这要求考生除了专业水平高,还要“接地气”,如浙江某大学的面试题目中,就有考生被问及《芈月传》和《琅琊榜》这两部电视剧热播的原因。

有艺考考生告诉记者,即使万事俱备,也难保证一些意外状况出现。“我们班有个女生是学钢琴的,在省联考前两天意外从楼梯摔了下来,手指都肿了,但练习了这么久不愿意放弃,忍着剧痛上考场。”南海艺术高中一名考生说。

“半路出家” 要吃得苦中苦

高三考生陈文灿是音乐方向的艺术生,在省联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联考的成绩给她吃了颗定心丸。而其他同学如果对联考的成绩不大满意,就要多参加高校的单招,增加录取的机会。

陈文灿的主修方向是单簧管。南海艺术高中的老师形容,声乐考试靠的都是“童子功”,需要坚持多年,陈文灿学习单簧管的时间从初一就开始了,至今已有六年,而一些学习钢琴的同学,不少是从三四岁就开始学起。

不过,艺考大军中,也不乏“半路出家”的例子。和陈文灿同班的钟卓瑜同学,学习长笛的时间不足三年。高一时,她的主修方向还是声乐。“当时老师说我的嗓音条件不太具有竞争力,就中途给我调了方向。”钟卓瑜称,突如其来的建议让父母紧张了好久。“我妈妈还专门去查,学习乐器对身体是否有损害。”

钟卓瑜称,两年多后,她还是觉得选对了,因为学习长笛的考生相对声乐较少,在考试时竞争也没有那么大。

在中考之前,赵娟也没有想过自己会走传媒艺术生这条路。那一年的中考,她在广州考了500多分,按照分数,只能上从化地区一所普通高中。但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艺术生在高考中的录取优势,家人将她送到了南海执信中学。

“半路出家”,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三年内飞快完成自己专业的积累。钟卓瑜回忆起自己联考前的那段日子,每天从早到晚练习长笛,时间要超过10个小时。“中间是没有课间的,累了可以出去歇息几分钟,回来再接着练。”钟卓瑜说,自己高中时一个月仅在放“大假”的时间回家一次,也就放松一天时间,其他时间的周末练习从不松懈。

“除了上文化课,艺术生每周还要上编导、表演、播音课程,每天晚自习还要上小课。”赵娟说,三年下来自己学习了表演、形体、小品,还有一段时间专门集训了舞蹈,需要额外付出不少时间。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