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作业要还权于孩子 包办不如放手

2016-03-04 14:01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孩子忙开学 家长盖章忙专家建议:实践作业要还权于孩子,包办不如放手

开学前,许多为孩子实践作业“求盖章”的家长挤爆各社区——尽管孩子没参加社区实践,但家长们还是想要替孩子盖实践章。有专家指出,家长变身“盖章族”,“求盖章”的背后是目前家长们普遍存在的大包大揽、包办心理。不仅如此,家长代写作业、代报志愿、代子招聘等诸多现象也时常见诸报端。面对孩子,许多家长总是绕不过一个“代”字……

开学前,社区“盖章潮”频现

“帮忙给孩子的社区实践活动情况表盖个章吧……”“假期在外地没来得及参加实践”“孩子假期要上补习班,就帮帮忙吧”……在新学期开学前,很多社区都在上演这样的对话,一拨拨家长忙着跑社区或居委会,陪上小心、说尽好话,只求工作人员在孩子的社区实践作业单上盖一个章,将原本不曾参与过的实践活动变成亲自参与过。

面对这些不断涌现的盖章潮,不少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也颇为头疼,一位社区工作人员说:“给盖章吧,这些孩子确实啥都没干过,明显助长家长和学生造假;不给盖吧,又抹不开面子。”事实上,许多学校布置的假期社会实践作业并不复杂,大多是“参与一次社区大扫除”“看望社区里的孤寡老人”“写副春联送给社区老人”等,对于孩子们而言,可谓是力所能力的事情,家长们何以要帮忙代办呢?

对于这种家长替孩子“求盖章”的现象,有教育专家分析称,这实际上是家长对孩子包办一切的做法,是一种大包大揽的行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不愿放手的家长并不在少数,很多家长从各个方面对孩子的生活进行包办,帮孩子代写作业,便是一大典型。

对于学校布置给孩子的作业,尤其是需要孩子发挥创意、进行实践的手工类作业,不少家长更是直接“越位”,代替孩子完成作业,这在不少新闻报道中也可见一斑,更有家长直呼“代孩子做作业太累”,但这丝毫没影响到他们代办的热情。现代教育报记者走访多所学校发现,大部分动手类作业并不太难,小学阶段多会布置手工制作、做手抄报、做绘画本等,其目的是为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幼儿园多布置搜集资料、讲故事、家务劳动等,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行为习惯、学习兴趣、生活自理能力及交往能力。家长们的如此反应,也让不少老师、学校感到为难。

包办,既有无奈也有攀比

孩子作业由家长代写,孩子上学由家长陪读,孩子考试由家长陪考,现如今,就连孩子找工作都有了家长“陪聘团”,甚至是代子招聘,这令人在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同时,也不由得深深反思。真的是应了网上盛传的一段话,“父母都是这样做的:5岁,我给你报了少年宫;7岁,我给你报了奥数班;15岁,我给你报了重点中学;18岁,我给你报了高考突击班;23岁,我给你报了公务员;32岁,我给你报了‘非诚勿扰’”。”

对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却一味地大包大揽,这究竟缘于何种心态?

李女士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寒假里,老师布置的实践作业是让孩子将读过的、有趣的图书制作成PPT,然后上传到指定邮箱,开学后全班交流、分享。看到孩子拿回的实践作业单,李女士倒抽了一口冷气:“7岁都不到的孩子,会做什么PPT呀!”不过,抱怨归抱怨,临近开学,李女士还是一边听孩子叙述、一边发挥自己的想象,完成了女儿一个人根本完成不了的实践作业。

比起李女士的无奈,耿女士则对儿子有一千个不放心。行为处事比较强势的她认为靠儿子独立完成实践作业,根本不可能在同学面前鹤立鸡群。思来想去,耿女士拿过儿子的实践作业单,撇开他自己单干最拿手的制作手抄报。找材料、确定图片、文字和色彩搭配,整个过程,儿子插不上手搭不上话。几个小时后,当耿女士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手抄报摆到儿子面前,她期待中的惊喜没有出现,儿子只是淡淡地表示一声“谢谢!”

这些无奈、攀比心理令人唏嘘,但也多少折射出当下实践作业存在的问题。若学校布置的实践作业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家长的包办就充满无奈;老师们在点评孩子的手工作业时,如果只看作品的精美度,就会损害自己动了手但做得不尽完美的孩子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凌月云 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