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朝阳实验小学开设了63门艺术、体育、社会类课程,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实现走班上课。
记者调查发现,和朝阳实验小学类似,目前京城小学里实行走班上课的多为素质拓展课。
布贴画、剪纸、毛猴制作、抖空竹……芳草地国际学校双花园校区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
芳草地国际学校双花园校区主管王薏介绍,早在2014年初,学校就在二年级学生中试行每周一节走班制体育课,打破该年级6个班班级限制,由学生自己上报兴趣科目,自主选择选修。学校整合教师、家长和社会资源,形成了阳光健美操、花式毽子、竞技篮球、花式篮球、热力轮滑、中华武术、滚铁环、空竹等8门体育选修课,受到学生及家长欢迎。
体育选修课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随后学校将该校走班制课程扩大到更多学科。目前,该校已形成包括道德、艺术、科技、语言、健康、数学等6大主题共50余门特色走班课程,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为低段、中段和高段等三类课程。同时,学校也实现了低段(一、二年级)、中段(三、四年级)和高段(五、六年级)的跨年级选课。
东城区崇文小学的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素质教育课程,叶画制作、广场舞、推铁环、烘焙、3D打印等课程将成为学生们新学期学习的新伙伴。这是学校“课后330课程”推出的一项新举措。学期初,学生可以根据“课后330选课单”选择学习的课程,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
部分学校试点全学科选课
作为课程改革的示范校,北京十一学校的选修课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从2015年开始,十一学校一分校的六年级也开始尝试走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基础学科和艺术、体育、科技三门公共学科,全部开放给六年级学生走班选课。
据介绍,学校语文学科除了3个课时的共同基础课之外,其余2个课时,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学习需求,自主选择阅读、写作、古诗文鉴赏等不同课程。这些不同语文课上的老师,来自各个年级;数学,则采取分层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数学的学习能力、兴趣和思维方式的特点,在3个不同层级中选择。而公共学科,可选的范围更广,陶艺、戏剧、3D打印、汽车设计、油画、服装设计、轮滑、羽毛球等等,都可以自由选择和组合。
走班后,十一学校一分校六年级的学生不再有固定的班级和班主任,每个人自己给自己安排课表,学期前在网上选课,此外,一周还有四节自习课可供选择,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六年级走班之前,十一学校一分校的四、五年级,已经在公共学科先行尝试了这种“走班制”。
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也在六年级全面尝试“走班制”教学,取消行政班限制。学校按照数学分层、语文分类的方式,将全年级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据校长李振村介绍,六年级以年级部制管理为基础,实行“导师制”管理方式。6名学科教师中每位教师分别担任约12名学生的学业导师,同时承担学科教学任务与教学班学生管理责任,负责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生活咨询、学业指导和心理疏导。
从2013年开始,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实验学校康营分校的四、五、六三个年级开始试点走班。各班班主任到本年级其他班级巡回讲课,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和风格,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可以申请走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