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河第三小学
“成长课程”促学生成长
每到周一下午,三里河第三小学的学生都会走进不同的教室,跟着非遗传承人学习宫廷补绣、抖空竹、剪纸;和美术老师一起绘制课本中的插画;与茶艺教师共同品味茶的味道、学习茶的知识;跨上独轮车骑行在操场上……能够看到笑容洋溢在学生的脸上。
三里河第三小学几经研讨论证,最后明确提出构建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成长课程”体系——奠基课程的高效实施、炫彩课程的有效开发、隐性课程的不断完善,从而完成学校独具特色的开放式的课程体系建设工作。
其中的炫彩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实践,学校的炫彩课程以“独特性、开放性、选择性、综合性、探究性”为课程文化内涵。活动课程、节日课程涵盖各个年级。一年级的博物馆课程;二年级的“入队JI”课程;三年级的“春天的脚步”健走课程;四年级的“DONG起来”运动会课程;五年级的“探索猎狐”课程;六年级的“最美毕业季”课程,依托于学校的活动,开展学科整合,提供学科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弘扬中外文化的节日课程同样是各个年级各有主题、多种形式探究,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58门周一炫彩选修课程,通过炫彩超市让学生们自主选择心仪的课程,每到周一的下午学校成为了欢乐的海洋。
学校的课程从简单到丰富,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开发,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该校始终坚持在课程建设中应该将着力点放在适宜学校本土,促进师生成长,促进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心灵家园,学生成长的幸福乐园等基准点上。
培英小学
全员探索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祝莉娟校长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学校在关注学生全面成长的过程中,在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探索和研发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据了解,目前形成了心理健康、科技、艺术、体育和国防教育等五大类十几门校本课程。
为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我教育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培英小学自2015年底起,发动全体教师开展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探究,让学生的校本课程从校内走向了校外。目前形成了以“学科申请”为主要方式的学科综合实践课开展模式,以此来实现各学科教师联动,达到最终全科育人的目的。
祝校长介绍,去年开展的多学科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是集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的集体智慧,学校最终确定了八个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优中选优最终精选了以“蝴蝶”为主题的语文学科实践活动。语文老师还邀请了数学、美术、音乐和英语等课程教师参与到该课的教学中。
通过数学教师根据蝴蝶自身特点讲授对称知识、美术教师组织学生绘画蝴蝶、音乐教师则选择和蝴蝶相关素材例如《梁祝》等曲目扩展延伸、英语和语文则是通过搜集和介绍蝴蝶相关的故事加强理解。从而实现多学科参与,音、形、意全方位感知的认知新模式,让学生在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中事半功倍的学习,从而实现减负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