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与合作学习 让师生更有获得感(2)

2016-04-29 09:23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自主与合作学习 让师生更有获得感

自主与合作 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在Z课堂的教学改革中,地大附中的老师们开始了由教案变学案、由传授变引导的“学案导学”的尝试和研究。学案的使用,引导了学生自主、主动学习。教师通过教会学生学,回归到了教学的本义,找到真正提高教学效益的立足点,实现了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的目标。

在Z课堂中,小组合作也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一大特征。在学习小组组建上,学校制订了“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方案,按照特长、兴趣、学习程度的不同,5~6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合作小组。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合作学习整体,但组内每名学生既有合作又有分工,从而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由个体学习到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学生在小组发言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与伙伴学会合作,学会共同探究,学会共同分享成果的过程。这样的课堂,老师省力了,学生们自主了,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在小组展示环节中,课堂的氛围也变得不一样,学生也渐渐变得想说、敢说、会说了。课堂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师生互动的共同学习。初一(4)班的黎卓萍同学就十分喜爱Z课堂的上课模式,她说:“讨论时我们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不同想法,像火花的交融碰撞出一丝丝闪耀的光芒。”

地大附中教师李凤则认为,“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小组内成员之间互帮互学,每个同学在课堂上都动起来、说起来、思考起来,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Z课堂 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大发展

“小荷才露尖尖角,便有蜻蜓立上头”。地大附中Z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主动学习”的课堂,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自我发展的主人。通过改革,学校变教室为“学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展示自己、锻炼自己、发展自己的舞台绽放青春,也让学生更有获得感。

“这样在小组可以多交流”;“让我在上课时更加的积极,更加的专注听讲,并与同学们探讨问题”……Z课堂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有了明显改观;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合作态度、感受和欣赏能力等有了长足进步;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方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Z课堂也让老师尝到了甜头。学校新一届获评的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0余人中,100%的教师都是在学校教与学方式改进行动研究中成长起来的。更多的教师走出学校,承担区域和全区的研修任务。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所承担的11项区级立项课题中,80%以上的教师将研究的目光聚焦在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和学科核心素养及能力提升方面。近两年来,教师相关案例论文获奖30余篇,学校也获得了2015年海淀区教育科研先进校等荣誉称号。

课堂教学改革也促进了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近年来,学校中高考成绩不断提升。近三年来,学校中考成绩稳步提升,年总平均分提升97分,获得市区教委表扬。2015中考第一名王雨琪同学,中考总分559分,位列海淀区第406名。学校2015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81.6%。“中高考成绩的全线飘红也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加工力,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Z课堂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促进。”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张春深说。

而今,随着《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出台,地大附中在执行新的课程计划中,初中每周三下午3学时集中开展的跨学科、主题式的学科实践活动,也采用了Z课堂的教学模式来推进,形成了学校特色。此外,学校主题班会、教师校本研修等,都借鉴或采用Z课堂的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或研修者主体作用的发挥及团队合作学习,强调互动和生成,提升了学校各领域的工作品质。

地大附中Z课堂教学模式也得到了京内外学校的认可。近年来,学校先后接待新加坡、韩国及山东、山西、内蒙古、贵州、山西、西藏等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访学团来校进行课堂观摩或者跟岗学习10余次。2015年,山东莱州市中小学校长北京跟岗培训班一行近三十人在地大附中跟岗学习一周。莱州市云峰中学校长韩书丽深有感触地说:“我走进的每一个课堂,教师的教学设计上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注重对学生的鼓励与引导。在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把时间、黑板还给学生,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大胆质疑……”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