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第一天就想走而现在“舍不得”
就在袁海忠到达浪珠乡中心校之前,有一个27岁的年轻人比他早来4天。
张沥,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龙潭镇红旗村人。到浪珠乡中心校报到之前,他曾在布拖县移动公司工作。
“我老婆就是当老师的,受她影响,我也继续进修,读了师范专业,然后转行当老师。”怀抱着单纯情怀的张沥,报到第一天就挨了一个结实的下马威,“进山的第一天,大雨下了3个小时,我淋了3个小时,走了3个小时的路。”
雨水、泪水、汗水,交织在一起,从头到脚,浇了张沥个透心凉,“刚来的第一个星期,我几乎每晚都睡不着,后悔,想走。”
可是浪珠乡中心校的现状让他不好意思开口。“好不容易来个老师,待不到几天就走了,娃娃们咋办?”想着坚持一天,再坚持一天吧,就这样,他坚持了一年多,却越来越说不出要走的话了,“有娃娃跟我说,张老师,你在我就有信心成绩提上去。我现在带4年级,班上17个学生,有好几个特别刻苦的娃娃,我舍不得了。”教师 肖树琼 23岁 任教1年
通路通手机信号希望学生“看看外面的世界”
浪珠乡中心校现有教师8名,加上幼儿园的老师,一共11名。这是该校教师历史上人数最多的时候。
受客观环境影响,也曾有很多老师来了又走。通电、通公路,几乎是浪珠乡每个人的心愿。而23岁的肖树琼还悄悄地想,要是能通手机信号和网络就好了。“我在西昌读的大学,看到了外面世界和家乡的差距。”肖树琼想帮助家乡的孩子,通过学习走出大山,“其他都还好,就是信号不通,家里人常联系不上。”
这一次,肖树琼走得更远了。走出凉山,走出四川,她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想把这个世界带回去,讲给自己的学生听。“外面的世界很美,我想让他们知道到底有多美,然后好好学习,才能走出来,看看外面的样子。”
“让学生走出来”,几乎是浪珠乡中心校每个老师最大的愿望。“希望学生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他们看来,“知识改变命运”,是浪珠乡中心校100多个小娃娃们最有希望的一条路,也是家乡改变现状、改变命运的最可靠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