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矿矿运动时的场景。陈彤摄/光明图片
体育在许多人眼里,只有“身”没有“心”;只有“体”,没有“育”。
我们说“体魄”强健,除了“体”还有“魄”——依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体育的“育”是指对“魄”的育化,对人的心理素质、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等的“育化”。
淘汰豆芽型,不要“玻璃心”
我儿子(矿矿)在读高中时,为参加足球队,经历了炼狱般残酷的“淘汰竞争”——与200多人在烈日下上演物竞天择:每一轮拼搏都包括两圈环校跑(长跑),三组400米中跑,四组100米折返短跑……
第二轮开始不久,就有孩子晕倒、抽筋、呕吐……
啥叫“惨不忍睹”?妻子和我惊怵得连第一轮都“不忍直视”就背身长叹……
最后进行了多少轮?九死一生的孩子也是一笔糊涂账。
后来,儿子参加了球队,成为当年进球第二多的队员。谁知,第二年要进球队,还得再过“淘汰竞争”的油锅。
儿子心想,去年进球8个,队里还能少了自己?“淘汰竞争”走过场罢了,因而没认真准备。结果,这个进球第二多的队员,跑着跑着倒在地上……就被残酷地物竞天择了。
比历史,蟑螂有4亿年的生存史。去年8个进球,已成历史;今天倒在地上,既成事实。只有永远处于从零出发的状态,才会不恋过去,不惧未来……
吃苦教育不等于挫折教育!有的人吃苦不皱眉,但轻挫玻璃心就泣不成声……缺的是失败和挫折的锤炼。
儿子被足球淘汰,只好改打网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