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一0一中学高二(3)葛明阳:《富有创新思维的刘青老师》

2016-07-18 11:4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在我的印象里,语文课的教学模式应当那种很传统的。上课老师细致地带我们分析一片课文的写作特色及手法,课下留一些抄写背诵性质的作业。但是这一切想法都在我上高中后被打破了。

上高中后的语文课,在刘老师的带领下,变得越发生动创新了。就难文言文来说,原来老师可能是讲解一遍译文,画一下中点注释就完了。但是,刘老师会在此基础之上,向我们讲述一下作者的一生的起起落落,进而帮助我们了解一个立体的人物,向我们展现出一篇简单文章背后的人物情怀。就是在这样的创新之后,使得我对语文课有了很大的改观,对语文的兴趣更加浓厚了。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人物以及他们或颠沛流离或大起大落的一生。从高考的角度来讲,这对我们的课外文言和写作都有所提高,从长远来讲,这对我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很大的帮助。

刘老师的作业也很创新。语文从来没有机械性的抄写作业,而是创作型的。我们通常会在学完某篇文章后,针对文章的写作手法或作者所展现的情怀做出赏析,或者是针对文中的某一句话做出自己的理性议论,亦或者是为作者或文中的某个主要人物赋诗一首。这些作业一开始是很令我头疼的,因为不知从何下笔。但是慢慢地,找到了感觉,写得也更加流畅了。这样的创作型作业,我认为,是与高考密切相关的。现在的高考试题,变得越来越灵活,有很多的题目都是主观题,那么这就需要我们的阅读与分析能力,这时候,平常写赏析的功力就会发挥作用了。另外,高考试题中诗歌的比重也有所增加,如果我们平常自己也能写几首诗,那么也就不愁读不懂诗了。当然,除了高考,这些写作的能力是会伴随一生的,而且从中培养出来的人文素养也是不会丢掉的。

我们的语文课堂模式也是十分新颖的。对于一些容易的文章,刘老师通常会让我们以组为单位自己来讲,讲的重点也有自己来选择,总之就是一切都由自己来做。这时,就是展现各组实力的时候了。在这样的良性竞争之中,会提升我们的小组合作能力与语文自学能力。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良好的交流机制。每次我们写完一篇作文,老师都会挑出一些优秀文章和有问题的文章印出来,发给大家,供我们交流讨论,一同评析。这样可以让我们最大程度上吸收成功经验,规避不必要的失误。我们每周还会有一节读书交流的课。就是每个人挑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来讲,每个人只有二十分钟,但是这足以让我们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放出的绚烂光彩。

刘老师如此创新的教学模式,令我受益匪浅。不仅仅是对于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高考,更多的是对于我们的整个人生。这样的模式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个人修养,丰富我们的内在涵养,培养我们高尚的人文情怀。

我很庆幸能够遇到刘老师作为我的语文老师。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