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抓母
2009年8月15日晚上,家住禅城区的小陈多次报警称,家中被人偷走了一部手提电脑,要求民警到现场调查。
事后,民警调查发现,原来陈某的父母离异,留下陈某独自一人居住。而陈某曾在电脑城打工,后来失业在家,沉迷网络。为了支付上网费,陈某前段时间变卖了家中值钱的电器,遭到母亲严厉责骂,于是对母亲产生怨恨。
陈某报警的当晚,陈某向母亲要钱遭到拒绝。双方发生激烈争吵。陈母趁其不注意把手提电脑藏了起来,陈某于是为了发泄报警“抓母”。
离家出走
2009年3月27日,16岁的小安离家出走,直至3天后才被寻回。
小安由于缺乏父母关爱,学业严重滞后。10岁时,小安便染上网瘾,频繁地出现在游戏机厅和网吧中,成为“问题少年”。
小安的网瘾很重,经常玩通宵。因为沉迷网络,小安没少受父亲的打骂。为了拯救儿子,妈妈阿君只能寒假每周六陪儿子到网吧上网,每次上两个半小时,一直持续到开学为止。据了解,小安的离家出走是为了外出上网。
现状
全市无专业机构
提供戒网瘾服务
孩子沉迷网络,家长束手无策,寻找帮助、戒除网瘾是头等大事。然而,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全市并无专业机构提供相关的服务。佛山市黄手绢心理咨询中心总经理邓赞朋向记者透露,早几年,佛山还有一些项目、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项目、机构都已经暂停。
此前,位于南海罗村南星村的佛山英思青少年成长教育学校是一家戒除网瘾学校,当初立校招生就是针对网瘾青少年,而后扩展到一些非网瘾的“问题少年”。这所位置偏僻的学校有些“神秘”,它于2008年创办,本质上并非是学校,而是一家私营培训机构。和多数戒除网瘾机构一样,该校采取军事化管理,并辅以一定的感恩教育。
近年来,“戒网瘾学校打死人”事件时有发生,每次都引起热议,这使得这些戒除网瘾学校成为舆论的焦点。昨日下午,记者从相关渠道证实,迫于压力,佛山英思青少年成长教育学校已于2013年初停办。
对此,邓赞朋解释说,从学术上讲,“网瘾”一词并不准确,更应该表达为“网络依赖”,当前人们对“网瘾”认识存在争议,主管部门也存在担忧,也使得这些项目、机构难以运行。
出于相似的原因,邓赞朋所负责运行戒除网瘾的服务项目仅进行一年就停止了。“网瘾群体越来越大,他们都需要专业帮助服务。”邓赞朋向记者强调说,这些年,他一直想运行相关服务项目,但缺乏支持,难以开展。因而,近年来,邓赞朋和他的团队只能介入个别网瘾案例辅导,没有再进行相应的专业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