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瘾经验
一年内300少年戒“瘾”
2007年,邓赞朋和他的团队曾承接佛山市的一个戒除网瘾项目,该项目运行一年,服务人数超300位的“网瘾少年”。邓赞明告诉记者,该服务项目推出后,不少孩子、家长都主动找上门,寻找帮助,供不应求。
期间,邓赞朋也遇到各种各样的网瘾案例。“严重的无法和父母沟通,生活自理能力差。”邓赞明曾遇到一个沉迷网络的孩子,每天睡到下午两三时起床,醒来后锁在房间内打游戏,房间一团糟,臭味熏天。更恐怖的是,这个孩子每天要吃时,父母只能把饭放到门口,而他要买什么,直接在QQ上给父母留言。
针对这些求助的“网瘾少年”,邓赞朋和他的团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排除网瘾少年的疑惑,并为家长、老师支招。
“通过网络沟通、夏令营、个案跟进等方式,该项目成效不错,不少‘网瘾少年’戒除网瘾。”邓赞明表示,这种服务主要针对轻度网瘾患者,而对于重度网瘾患者,会建议转至更专业的机构。
邓赞朋还指出,这还只是佛山2007年的情况,如今沉迷网络的人更多,相关的需求肯定更大。
戒瘾秘笈
家庭关系是关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严重,诞生了一批“网瘾少年”。相关研究表明,这些网瘾少年大多是14~18岁的青少年,且男孩居多。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网瘾少年”,让不少家长、老师倍感无力。
家庭教育缺失、学校评价体系单一、孩子自身抑郁内向……这些都是青少年容易网络成瘾的原因。对此,佛科院副教授仇宇的课题组曾研究指出,高控制、严要求和缺乏情感温暖的家庭环境让中学生更容易转向网络寻求支持从而导致染上网瘾。
同样地,在邓赞朋看来,青少年沉迷网络根源还是家庭关系,家庭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邓赞明解释,每个个案中,孩子沉迷网络的具体原因都不尽相同,但归纳起来有明显的共性,比如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恶化,孩子容易在网络上寻找寄托、孩子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甚至有暴力行为,导致孩子只能靠网络弥补、孩子的宣泄渠道不畅通,通过游戏获得满足。(文/广州日报记者陈绪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