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 教师队伍建设硕果累累(3)

2016-01-11 11:15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十二五”期间 教师队伍建设硕果累累培育名师队伍 造福一方百姓

名师数量快速增长

北京评出首个舞蹈特级教师,无声世界也迎来首位特级教师,最年轻的特级教师来自农村学校……2015年,北京市教委公布了“2014年北京市特级教师名单”,248名教师荣获2014年北京市特级教师称号。由此,北京市评选出的特级教师总数超过了1300名,其中在职的特级教师达到了700余名。

特级教师作为我国教师群体中“特别优秀者”的代表,对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记者调查发现,2014年新评选出的特级教师中有90名教师来自于郊区县,这让以往郊区特级教师稀缺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这些特级教师正积极扛起发展首都农村教育发展的大旗。

“十二五”期间,郊区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数量实现了大幅增长:昌平区有北京市特级教师2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4人、市级骨干教师123人、区级学科带头人254人、区级骨干教师1471人,区级骨干以上教师共计1897人,约占专任教师人数的30%;密云区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全区新增特级教师7名,总数已达15名,市区校级骨干1287名,占专任教师总数近1/3,形成了师资队伍建设良性运行机制;房山区新增11名特级教师,目前全区在职在岗的特级教师已经达到16名;密云区此前仅有5位特级教师,而今已达12位;在怀柔区,此前仅有1位在职的特级教师,目前则达到了6位。

在城区,大量名师的涌现也极大地推动了区域教育的发展。海淀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队伍占专任教师比例为18.3%,比“十一五”末分别提高2.9个百分点。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占全市总数的15%,特级教师占全市总数的23%,继续在全市保持领先。

在“十一五”中期的一次摸底中,朝阳区在职特级教师人数还不到50人。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加快了高端教育人才培育的步伐,平均每年增加特级教师超过20人。目前,朝阳区特级教师总量顺利突破200人,达到202人。全区市级学科带头人56人,市级骨干教师281人,分别占到北京市的13.46%和14.01%,总量占全市的近七分之一,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已经达到46.78%,接近一半。

根据国家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统一部署,从2011年起,北京市教委选取朝阳、西城和通州区试点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2014年,首次评选出了18名正高级教师。这18名正高级教师人选所在学科涉及语文、数学、物理、地理、体育、学前教育、政治及教育管理等8个学科,分布在中学、小学、幼儿园、教研机构等教育教学单位,一线教学和教研岗位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占到82%。评选正高教师,既是对教师的肯定,更是发挥了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郑祖伟 苏金柱 韩莉 何文洁 凌月云 滑经纬 邓丽 娄雪 张广林 赵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