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研修带动京津冀师训协同发展(2)

2016-03-14 14:12 健康咨询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异地研修带动京津冀师训协同发展

层次高 分布广

四省市协同培训显成效

据统计资料显示,从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首期“京苏粤浙卓越教师高级研修班”跨越四省市,分层次按阶段安排四次集中培训。其中第四期北京阶段项目培训四省市教师共计133人,小学语文学科47人,小学数学学科44人,小学英语学科42人。

让骨干教师成长为名师,助推优秀教师走向卓越。记者了解到,参与培训的教师们常年参与一线教学,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研素养。高职称、高层次是此次参训教师队伍的主要特征。积极参加培训的133名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114人,特级教师6人,是参训教师队伍中的主力军。通过“京苏粤浙卓越教师培训”在教师专业发展上的高位引领,参加培训的教师在交流合作中,达成共识、结成友谊,凝炼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与风格。

在培训中聆听,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卓越教师培训项目关注教师的实际获得,用量化标准考核学员在培训中的收获。如,小学语文教师需每人每期上交一节体现个人风格的课例,一篇针对课例的案例式反思和一篇结合案例阐述自己教学风格的论文;小学数学和英语学科的教师,则需完成一份研修总结、两份读书报告、四份各地教学风格提炼的案例分析和四份不同领域的最满意教学设计。培训项目闭幕,共有24人被表彰为“优秀学员”。翻阅结集成册的教师总结和感言,里面满满地记录着教师们的收获和反思,使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短短数天培训中,教师们所体会到的交流和碰撞。

三地联动 开启“十三五”

京津冀携手谋教师培训新篇

回顾、梳理“十二五”期间的卓越教师培训项目,记者发现了一本唐山教师教研随笔。据了解,京苏粤浙卓越教师培训的良好成效,吸引了河北省骨干教师的加入。在项目培训二期阶段,北京市教委拿出名额,将河北省唐山市的9名骨干教师纳入北京教师培训团队之中。四省市教师培训项目延伸为“4+1”培训模式,培训效果得以扩大辐射。

随着记者进一步了解得知,京津冀在教师培训领域开展合作已有较长的历史。早在2012年,北京教育学院针对天津滨海新区实施了“教坛能手”的培训项目,通过专家讲座、下校观摩、小组研讨及学科论坛等形式展开对教师的培训,三期培训共计培养出300名“教坛能手”,切实提高滨海新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同年,秦皇岛市教育局委托北京教育学院进行骨干教师高级研修项目培训。围绕“基于学科本质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主题,培训小学语文教师142人,初中语数英三科教师144人,高中语数英三科教师62人,共348人。北京教育学院还针对培训学员进行后续追踪指导,研修项目帮助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为秦皇岛市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引领与支持。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雷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