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位女校长的管理经

2016-03-03 08:37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20位女校长的管理经

记者采访了20位女校长,总结她们的管理经验。她们的管理方法是不同的,视觉也是不同的,但她们对教育的热爱和执著是相同的。

北京市玉渊潭中学校长 高淑英

着眼细节更放眼发展

在北京市玉渊潭中学,大到课程、生涯规划,小到校服、早餐午餐,每一名学生不仅能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同时,更能使他们从中发现自己的潜能、挖掘自己的价值,获得最好的发展。

作为一名女性校长,高淑英身上具备女性特有的细腻——她发现每天早晨都有一些学生在学校周边小吃摊买东西吃,这件事触动了她。于是,学校食堂成为重点工作,不仅为学生们提供多样选择的午餐,还有品种丰富的早餐,只为了让孩子们吃饱吃好、身体健康。也正是基于这种细腻的感官,高校长格外重视学生在校园内的参与感与归属感,关注学生的真实获得。于是,学生民主选择餐饮公司、民主投票选校服等活动备受欢迎。她说,只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优势发展,才有学校的特色发展。正是校长的这种着眼细节,又放眼发展的管理态度,使玉渊潭中学获得了快速发展。我们看到了学校精神已经内化于师生心灵,外显于师生行为,学生们幸福成长。

史家分校校长 高满洪

主张学校管理要“留白”

“作为小学的女校长,只展现出刚或柔的一面都不完美,必须刚柔相济才行。” 对于“刚”和“柔”,高满洪校长有着独到的理解:所谓“柔”,不是软,而是韧,做事有恒心、能坚持,又能忍,遇事冷静、不冲动,这些都是女性的优势。所谓“刚”,也不是硬。它包括几层含义:一是坚持原则,是非分明。在原则性问题上,不能因为是女性校长就似是而非,左右摇摆;二是对教育理想、教育目标的追求应该像钢一样持之以恒,只要是认定的方向,就应该一如既往,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高满洪校长认为,某些性别特质是溶在血液里的。反映在学校管理上,男性校长通常更注重大局,管理上比较粗犷;而女性校长更细腻,更注重细节。各有优势,应该互相借鉴。所以,她主张学校管理要“留白”,多给老师们留空间,在班子的配置上也会考虑男女搭配。

前门外国语学校校长 杨梅

设定好合理的边界

女校长的“刚”体现在哪儿?杨梅校长给出了两个关键词:担当和法治。前者是对自身的要求,而后者则集中体现在对学校的管理上。

去年,杨梅接棒老校长张景海,成为前门外国语学校的新掌门。在她看来,学校如同一驾马车,而校长就是“司机”,需要全盘掌握学校的发展方向。这个过程一定会有挑战,但作为校长,除了担当别无选择。

我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但“好学校”常在,“好校长”却不常有。杨校长认为,“对于基层学校来说,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但不是学校的‘大人’。管理学校,人的因素固然重要,法治的力量却更为持久。制度既是我们的‘法’,也是保护我们的‘栏杆’。”作为女校长,她希望自己的“刚”通过完善的学校制度来体现,规划好正确的路线,设定好合理的边界,然后让师生阔步前行,让学校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徐虹 王刚 刘佳 初小青 丰伟宏 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