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所有区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力争在三年内,全部达到挂牌督导创新区县标准。”这是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唐立军对全市挂牌督导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在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首次组织专家对北京市朝阳、海淀、顺义、大兴和怀柔等5个区进行国家级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县核查并召开全国推进会前夕,围绕着本市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的推进策略、体制机制建设、实施成效和今后工作目标等一系列话题,现代教育报记者专访了唐立军同志。
率先实现中小学责任督学
挂牌督导全覆盖
记者:2013年10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对中小学校实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目前北京市在落实这项工作中整体上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
唐立军:从2013年底开始,北京市结合实际积极落实相关文件要求,扎实开展了这项工作,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符合北京实际的工作模式,呈现出鲜明的北京特点。
目前,全市1683所中小学校实现了挂牌督导全覆盖,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无论是在中心城区,还是在远郊区农村,每所中小学校门前都悬挂责任督学公示牌,684名挂牌责任督学深入到每所中小学校,针对学校校务管理、课堂教学、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专业发展、校风学风建设等内容进行经常性督导。责任督学已经成为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的“催化剂”、和谐家校关系的“润滑剂”,是学校有效沟通家长和各种社会力量的“连心桥”。
记者: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在本市扎实推进的动力是什么?
唐立军:北京市在推进这项工作时,从一开始就坚持高站位,没有将其看作是一项简单工作,而是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深刻认识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重大意义。将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提升到转变政府职能与教育管理方式、强化教育督导、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提升到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到深化和拓展教育督导职能、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教育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解决,提升到创新教育督导方式手段、建立现代教育督导体系、推进教育督导实践创新的高度,深入思考、积极推动落实。
“三高”工作标准凸显“北京特点”
记者:北京在推进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中遵循的工作思路是什么?
唐立军:在这项工作推进过程中,北京高度重视加强市级统筹,由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北京市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提出“市级指导、区县主责、全面推进、稳步实施、务求实效”的一句话工作思路,为开展挂牌督导工作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召开启动会和揭牌仪式,全面部署推动全市中小学挂牌督导工作。贯彻国务院督导办关于创新区县评估认定的意见要求,制定实施我市创新区县评估工作方案和量化标准,坚持各区自愿申报,市级组织评估,达到优秀标准的推荐申报国家级评估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