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本市在推进这项工作中最突出的亮点有哪些?
唐立军:北京市在推进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中,坚持创新实践,明确提出了“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实施挂牌督导的工作目标,通过一系列实践探索和改革创新,正在逐步形成符合北京基础教育改革和育人导向要求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模式。
经过两年多的创新实践,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的各项要求在北京得到有效落实,获得了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同,初步形成了符合北京实际的“三个坚持”工作模式,即:坚持在深化首都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督导创新的过程中,健全工作体系,高起点实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坚持在夯实督学责任区建设的基础上,强化责任督学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高标准推进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坚持在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理念下,创新体制机制,高水平完成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各项任务。挂牌责任督学已经成为促进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提高育人质量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服务学生实际获得发挥了积极作用。
挂牌督导已由最初的“不理解”变为“被需要”
记者:在具体实施中主要采取了哪些工作措施?
唐立军:两年多来,北京市在着力推进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中,积极开展创新实践,着眼于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的制度机制建设、专业水平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方面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市级统筹指导,整体推进挂牌督导工作。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专家研制了《北京市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指南》,以问答和案例的形式为区县、责任督学、学校有效开展挂牌督导提供政策支撑和实践指导,明确了工作重点和方向,确保此项工作全市一盘棋,整体有序推进。开办“督学大讲堂”,面向全市责任督学进行首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招生入学政策、如何开展过程性督导等方面培训,不断提高责任督学的专业水平与政策水平。整合教育督导、教育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力量与市、区教育督导部门的实践力量,开展挂牌督导实践与理论研究,研究制定挂牌督导工作标准和流程,探索挂牌督导规律,提高挂牌督导理论水平,促进责任督学科学发展。
二是坚持区级主责实施,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任务。紧紧围绕首都教育改革的重点、热点工作推进挂牌督导工作,统一部署、统一培训、统一检查,推动了各项综合改革工作的有效落实,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认可。
三是持续推进实践创新,努力形成北京挂牌督导工作模式。坚持务实创新,将挂牌督导工作做实做细,充分发挥挂牌督导的监督、指导、服务作用。以优化督导队伍为根本,不断提升挂牌督导的专业水平;以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不断提升挂牌督导的现代化水平;以加强教育督导管理为基础,不断提高挂牌督导的科学化水平。为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首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提供支持和保障。
记者:从全市层面看来,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两年多来主要完成了哪些重大工作任务?成效如何?
唐立军:两年多来,责任督学先后开展“减负”督导监测、全程参与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验收、开展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专项检查、开展“应对空气重污染工作”专项督导和开展中小学校开学前后工作专项督查等,促进了学校规范办学和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经过两年来的挂牌督导实践,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正在由最初的“不理解”变为“被需要”,由“担心走形式”变为“实际真管用”。每一位中小学责任督学都有了一份专属于自己的教育“责任田”,许多责任督学被学生家长称为“总有回音的热线”、“未曾谋面的贴心人”,责任督学们不辞辛苦,任劳任怨,他们已成为校长们的办学顾问,教师们的良师益友,政府、学校、社区和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同时挂牌责任督学深度参与经常性督导工作,作为桥梁和窗口的作用得到了学校、家长和政府部门的充分肯定,已成为和谐家校关系的“润滑剂”,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连心桥”。
挂牌督导使督学工作阵地前移、重心下移,各学校明确领导和专职干部与责任督学对接,责任督学全面掌握学校依法办学、日常管理等情况,及时发现并有效化解了学校发展中的各类矛盾问题,促进学校健康发展。以朝阳区为例,实施挂牌督导以来,责任督学共接听电话10684个,反映学校问题的约占15%,都通过挂牌督导工作流程得到了妥善解决,责任督学已成为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的“催化剂”。
用三年时间实现所有区达到国家创新区县标准
记者:今后本市推进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还将在哪些方面继续发力并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
唐立军:全市所有区的挂牌督导工作力争在三年内,全部达到挂牌督导创新区县的工作标准。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管理职能和内设机构已经调整到位。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挂牌督导创新区县核查认定为契机,认真贯彻这次全国推进会的精神,全面落实北京市教育督导综合改革意见和“十三五规划”,着力构建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现代教育督导体系,努力开创挂牌督导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