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毒品成主要毒品类型危害青少年 肇事肇祸案增多(2)

2016-06-07 16:24 法制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禁毒部门将进一步推动加强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在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二年级全面开展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加强中职、高校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实现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全覆盖;将毒品预防教育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培训计划,引导各级领导、基层干部认清毒品危害、履行禁毒职责。

综合治理遏制毒品蔓延

当前,受毒品暴利刺激,国内制造合成毒品问题仍很严重。2014年,全国破获制造冰毒案件413起,同比增加18%,缴获冰毒、氯胺酮24.9吨,近8成集中在广东、四川。受打击力度加大的影响,制毒活动逐步从东南沿海向内地蔓延,去年全国打掉制毒厂点551个,遍布24个省区市。

国家禁毒办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为遏制合成毒品滥用问题发展蔓延,各级党委、政府、禁毒委以及公安机关围绕减少需求、减少供应、减少危害的目标,发动全社会开展综合治理。

实践中,各级公安机关常态化开展对涉嫌吸毒的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员的吸毒检测工作,提高对隐性吸毒人员的发现能力;通过群众举报、“毒驾”治理等方式,加强吸毒人员排查登记力度;依托公安机关信息化工作平台,深入开展对吸毒人员网上网下的动态管控。

为提高成瘾人员戒毒治疗康复效果,禁毒部门和科研机构深化合成毒品成瘾机理和对症治疗的科学研究,不断总结对症治疗工作经验,重点对产生精神病症状的成瘾人员进行有效地治疗监护,强化戒毒治疗和康复回归的社会化工作,防止发生肇事肇祸等危害社会治安的极端案事件。

同时,完善吸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自愿戒毒等多种戒毒治疗措施,为吸毒人员戒除毒瘾、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该负责人说:“我们还积极通过推动修订、完善法律规章,及时将新发现的合成毒品种类或易制毒化学品纳入日常监管,将非法生产制造易制毒化学品行为纳入刑事犯罪的打击范围;对吸毒人员驾驶机动车进行严管,注销吸毒后驾驶机动车、吸毒成瘾等人员的机动车驾驶证。”

据了解,今后,国家禁毒办将把治理合成毒品问题摆在禁毒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防范、管控、戒治、整治多管齐下,不断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坚决遏制住合成毒品持续发展蔓延的势头。

这位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预防合成毒品为重点,加强对青少年、社会无业人员、娱乐服务场所从业人员和演艺界人员等重点群体的禁毒宣传和预防教育,使合成毒品危害深入人心,引导人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