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调查:背后是劳动力素质之痛 破题靠均衡资源(6)

2015-12-08 13:37 半月谈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普高"调查:背后是劳动力素质之痛 破题靠均衡资源

海南:不仅免费,更注重中职提质

海南一些市县自2007年开始,就试点开展高中阶段免除学杂费工作,陵水、昌江、澄迈、五指山、定安等多个市县已先后试点并执行多年。海南还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中职免费覆盖面逐年扩大,今年起全面覆盖,注册贫困学生还能得到生活补助。

为打通职业教育上升通道,从2015年起,海南在全国率先对通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及招生试点项目升入高职院校(含本科)的中职毕业生,给予每人5000元的学费补助。海南的职业教育已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向内涵质量提升的转变。

近5年来,海南各类职业院校共培养毕业生26万人,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8年高达95%以上。在酒店服务、旅游服务、烹饪、护理等领域,海南6成新增从业人员来自职业院校。

职业教育在海南正悄然改变着一个个学生、一户户家庭、一个个乡村的命运。“没想到上职校也能这么有出息,不仅自己家里的条件改善了,还能帮助乡亲们。”海南省农业学校2012届植保专业毕业生陈忠凡非常自豪。他当年选择中职并不被亲朋好友看好,如今他已经是陵水县光坡镇农业科技110服务站负责人。目前,陈忠凡所经营的服务站,年销售额高达300万元,实现年利润50万元,他本人也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采写记者:王菲菲、贾立君、袁汝婷、赵叶苹、许祖华、许茹)

 

求解“普高”:教育资源均衡是关键

半月谈调研小分队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不仅仅意味着在数量上达到毛入学率90%的指标,更意味着全面提升高中阶段的整体教育质量。应在加大高中阶段教育投入的同时,按照教育公平的要求,着力推进区域、城乡、普通高中与中职之间的教育均衡,在满足人民群众上得起学的基础上,全力满足群众“上好学”的期待。

加大投入,化解高中“债务逼身”

目前,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教育、普通本专科教育均已建立了生均财政经费或生均财政公用经费拨款制度,明确了拨款标准,只有普通高中未建立生均拨款制度。教育界人士建议国家尽快建立普高生均经费标准,核算家长分摊比例,这对不少高中来说,都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海波建议,国家应明确各级政府将普通高中基本建设投资列入财政预算,采取对各级政府奖补等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逐步化解普通高中债务,缓解学校经济压力。在出台普通高中生均经费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应尽快出台普通高中办学标准。

我国的高中教育一直交织着认知争议和实践误区。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朱建民说,一段时间来,高中教育存在着一味围绕高考“画圆”的倾向,把人的成长窄化到片面追逐分数之中,把学校的发展局限在大学预科教育之列,是补短教育而非扬长教育,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人才成长,也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很多学生小学的时候都想当科学家,初中的愿望是想考重点大学,然而到了高中,却没了生气,更不想读书。”四川成都市永安中学校长龙清明说,这都说明高中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应该尽快转变。

建立对地方政府高中发展工作的评估机制也很重要。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说,影响高中事业发展的许多因素在地方政府,如办学方向、应试压力、建大规模高中、校际投入差距过大、校长任免不规范等,可以借鉴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些做法,适时开展对地方政府的督查评估。

对于如何进一步激发人们对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张卓玉认为,一方面有赖于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变化,认识到受教育是其自身成长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有赖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当前,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远远不足以支撑中职的发展,而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中职教育才能被逐渐接受和认可。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王菲菲、贾立君、袁汝婷、赵叶苹、许茹、许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