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5年教育改革18大亮点(2)

2015-12-17 08:46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北京教育改革18大亮点

7 三大教育强区“锁区”

对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东城、西城、海淀等区,北京市教委要求,三区间不再安排跨区招生,即“锁区”。各校的名额分配计划将按3:7的比例分配到优质初中校和一般初中校,不设最低录取分数线。

8 特色高中实验班减少

今年,面向全市招生的特色高中实验班调整为27个,较去年减少6个。特色高中实验班的招生依据“普惠式”,按区县分配计划招生名额,将不低于50%的招生比例向远郊区县倾斜,70%投放到一般初中校。

9 取消特长生加分

2015年起,中招取消市级三好学生和艺术、体育、科技方面获奖考生加分,并且各区将拿出15%的特长生招生计划分配给远郊区县。

10 与职校开设“5+2”贯通培养

2015年本市将开展职业教育改革试验项目,打造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贯通式培养立交桥。

今年起,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和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高职院校与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等3所高中对接,“尝鲜”“5+2”贯通项目。在中招前,通过选择对接产业发展的优势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完成高中阶段基础文化课学习后,接受高职教育和本科专业教育,其中,本科教育通过专升本转段录取。

高招

11 考后填报志愿

3月,本市公布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开始时间。今年,高考本科志愿和单考单招志愿填报时间从考前填报调整为考后知分填报,具体时间安排在6月25日8时至29日20时进行。

12 大平行力度放开

今年,本科招生高校按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四个批次依次录取。提前批次录取分为A、B、C三段进行,其中,艺术院校(专业)、体育院校(专业)、军事院校、公安类院校、武警部队院校以及招收国防生的院校(专业)在A段录取,共录取6783人(含艺术类4881人);招收“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的市属高校在B段录取,共录取1625人;八所招收“农村专项计划”的市属一本招生高校在C段录取,共录取162人。

大平行志愿填报,大大降低了考生的填报风险,直接导致今年全市高考成绩呈现“一分一段”的态势,高分落档生大幅减少,文科630分以上、理科650分以上的高分“落档”考生仅为27人。

13 首推“双培”“外培”

今年,北京市教委推出“双培”“外培”计划,为郊区县、市内考生带来更大的获得感。“双培计划”是由北京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一项举措。市属高校每年将输送2000名左右优秀学生,按照“3+1”、“1+2+1”式等培养机制,到20余所中央高校的110个优势专业中,进行为期2至3年的中长期访学;“外培计划”是由北京市属高校与海外境外知名高校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一项举措,市属高校每年将输送部分学生到海外境外开展为期2年左右的访学活动。

今年,17所高校参加“双培”招生,招生计划2008人,实际录取1362人;12所高校参加“外培”招生,招生计划420人,实际录取359人。大量低分考生通过“双培”计划圆梦理想高校。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