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历练 成就精彩课堂(3)

2015-12-28 11:08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专业历练 成就精彩课堂

不拥抱新技术将被边缘化

首都师范大学王陆博士带领其团队打造的在线实践社区COP项目培育教师在线实践社区,聚焦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由中小学教师、专家及助学者组成的一种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混合的学习环境,借助技术而形成学习型组织,以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和专业能力发展为目的,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经过13年的发展,跨越8个省市,辐射近200所项目学校,为2000余名教师提供培训。

北京开放大学副校长张铁道博士及其团队致力于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的翻译与解读。他指出,学校教育从“以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为中心”。教师如果勇于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善于利用新技术革新教学方法,他将在技术的支撑下得到专业化发展,否则将被边缘化。因此,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不再是了解如何应用不同类型的工具,而是学会整合诸多教学因素为学生创设更为真实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博士生导师余胜泉教授认为,任何学习者都可以凭借网络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来源。这一事实促使我们对教育者自身所承担的角色进行新的思考。重塑教师角色及角色的新定位注定了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也需要遵循时代的规律。在教师研修中,必须强调教师是教学改革的积极参与者,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

一位“新教师”的顿悟

以往只有区县骨干、优秀青年教师才有机会参加的市级研修,首次将教师培训从“施肥、灌溉”前延至“育苗”。北京教育学院将教师专业发展的战略起点前移至新教师入职培训阶段。今年暑假,学院在昌平、顺义两区开展了由北京教育学院统筹管理、区县教委和培训机构组织实施、学校参与,“三级联动”的北京市中、小、幼新任教师培训试点,两区约860名新入职教师成为了第一批搭上市级培训直通车的受益者。

刘建坤,来自顺义区牛栏山一中实验学校,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已经有七个年头了,今年因为新入编而再次参加新教师培训。

刘老师因教学成绩在校内名列前茅、深受学生喜爱而自我感觉良好,这次培训,她一开始觉得是“小儿科”。可北京教育学院顿继安副教授的一个问题硬是把她给问愣住了:“-3+5,在学生完全没学过的情况下他们会算么?可能怎么算?”

“为什么我没有想过这些问题,为什么我的学生也没有问过这样的问题?”培训的这几天,被问蒙的刘建坤这才清醒地认识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教学设计和普通教案的区别主要就是多了教学内容分析和学生情况分析。”培训让她打心眼儿里认可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了。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何文洁 韩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