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历练 成就精彩课堂(4)

2015-12-28 11:08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专业历练 成就精彩课堂

尊重和认同 文化传承之根本

贺争光是大兴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项目组的负责人,面对师资短缺、教师专业度不够等具体问题,一年来,贺老师请进来不少传统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与学者,为老师们开展不仅“高大上,而且适用的培训与讲座。“传统文化教师胜任力”“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文化内涵”“礼俗篇老北京风俗”等讲座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龙鼓”是昌平区漆园村独有的一项民间艺术,但从民国后期开始,曾经威风八面的龙鼓逐渐销声匿迹,濒临失传。“漆园龙鼓”的三十六套曲目,现也仅存七套。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体美教研室主任苏伦高娃深知,“口传心授”成为一些民间技艺的唯一传授方式。大多数传承人年事已高,光靠民间力量传承势单力薄。

“漆园龙鼓”作为北京市昌平区流村的民间艺术,就面临以上问题。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体美教研室,以“七个一体”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即行政与教育一体,中、小学联片教研一体,课内课程建设、课外社团活动一体,非遗与教材内容一体,音乐与其他学科一体,专家引领与教师提升一体,尊重认同与传承传播一体。通过自上而下的协作、推进,进一步优化传统文化的课堂质量,为在全区的推广做铺垫。

高校智力资源带动区域教育发展

在高校智力资源带动区域教育发展的背景下,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组织18所附属学校成立了合作共同体。副院长王海燕就是这批智库专家中的一位,参与听推门课、支持学科教研组建设、开展学科主题活动、为校本教研提供科研支持……共同体的成立为附属学校搭建平台,以学科建设助推学校发展。如今,共同体已成为基础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的专业支持平台,成为首师大服务基础教育的重要载体。

北京教育学院冯华教授是学院“五区九校”创优提质支持中小学建设的下校专家中的一员。每周,她都深入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扎根物理学科建设。

有人问她,教授下校的实践值不值?“教授下校将‘高观点’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才能切身感受到教育培训者需要担当的责任。”这是冯华的答案。在采访中,她告诉现代教育报记者,这一举措体现的价值不只在今天,更将作用于明天。

“情境模拟”“边走边说”“电影论坛”“演讲辩论”“游戏竞赛”……每个月,延庆的100多名英语教师都会如约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学院的专家在延庆相聚,而北二外应用英语学院李向民院长就是其中一位。

这项三年前开启的全县英语教师合作培训,如今对延庆的中小学英语教师仍具吸引力,不少教师的口语与英语听力水平在培训中得到提升,“站在讲台上自信地讲英语”对延庆英语教师来说已不再是梦想。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何文洁 韩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