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构建四级校外教育资源网络(2)

2015-12-30 13:53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朝阳:构建四级校外教育资源网络

校外教育集团打破校内外教育壁垒

2012年,朝阳区成立了学生活动管理中心;2014年,推出了校外教育集团化管理模式,逐步建构起融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及社会有效教育资源的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体系。

朝阳区副区长孙其军介绍说:“校外教育集团成立后,打破了50余年来校内外教育之间因补充、衔接的关系定位所造成的隔膜与壁垒,克服了各家校外机构小而全、效益低的局限,校内外教育形成了主动活跃、多元优质、融合发展的喜人局面,校外教育活动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育人能力空前高涨,在全市乃至全国发挥了示范引领的作用。”

近年来,朝阳区加大了对校外教育的支持力度,校外教育总投入由2012年的9401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27943万元,增长近3倍。其中,公益性教育活动经费2012至2015年由882万元,增长到7289万元,增长7倍多。投入力度的加大,使全区校外机构的办学条件得到重大改善,教育环境得到显著优化,办学水平持续提升,学生享受到免费、优质的校外教育服务。

所有校外教育机构均有区骨干教师

校外教育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校外教育教师队伍。2012-2015年,朝阳区先后招聘了30余名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从外地引进多名校外教育拔尖人才。校外教育系统涌现出了一批特级教师、市区级骨干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校外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模和师德标兵,在全市、全国发挥了示范、引领和带动的作用。

自2012年起,朝阳区先后建立了“校内外骨干师资共培共享机制”、“优质师资交流使用机制”;推出了“导师带教”、“名师工作室”、“双培养工程”和“市级以上拔尖师资培养工程”等举措;整合区内教研、师训等部门的力量,联动推进校内外专业教师培养工作,为校内外教育融合育人提供人力、智力和资源支持。

经过三年努力,校内外师资团队建设成效显著:校外教育系统拥有4名特级教师和36名市区级骨干教师,比2012年增加一倍有余,在全市乃至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校外骨干教师培养实现了均衡提升,每家校外教育机构都至少拥有一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为校外教育办学水平的均衡提升奠定了人才基础;校内外教师的专业能力实现了同步提升,通过校内外联合开展教研活动的方式,组织指导300余名校内外专业教师联动开展探究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技术、专业能力得到了显著发展提升。

督导现场

教辅中心里学非遗技艺

11月25日下午,督导组一行还分别组织召开座谈会,不同层面地了解朝阳校外教育发展,并深入劲松四小、陈经纶中学保利分校、芳草地教育辅助中心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了解朝阳区校外教育工作情况。

在芳草地教育教辅中心,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刘莉等与学生一起体验了非遗文化体验活动。

为了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非遗传统文化,芳草地教辅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养生功夫、太极拳、机关王、面塑、剪纸、结绳艺术、魔术、贴画艺术、探秘古代机械、毛猴等主题课程吸引了不少学生的参与。在督导现场,学生忘我地投入到活动中,迸发出极大的参与热情。

据了解,2012年以来,芳草地国际学校教育辅助中心坚持在学生中开展非遗传承教育,聘请专家面向学生传授非遗技艺。目前已开设古琴、面塑、剪纸、结绳、茶艺、毛猴、杨氏太极拳等14项非遗活动项目,同时深入到不同学校开办了11个“非遗”体验社团。几年来,该中心围绕非遗项目累计培训学生超过两万人次。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