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北京中小学“高大上”校本课(2)

2016-03-24 08:23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盘点北京中小学“高大上”校本课(二)

新英才学校

艺体课程塑国际化人才

艺术,是直通人类心灵最直接的方式;体育,是培养人健康体魄和阳光心态最有效的途径。改变思维方式,在自然的状态下轻松愉悦地感受对美的追求,新英才学校的艺体教育就是在营造一种氛围,一种符合教育规律的生态自然环境。

别样的专业,别样的教师,别样的艺术教育,构成了美之神韵与力之精神。音乐的“阳光之美”;美术的“创意之美”;舞蹈的“艺韵之美”;钢琴“宁静之美”和体育的“力之精神”,在新英才“十五年一贯制”教学体系中,相辅相成、交相辉映,渗透着美妙与和谐。

艺体教育就是新英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校已开设了多个特色课程。1、男武女舞课程:女舞为“形体礼仪课程”,男武为“武术课程”。武术、舞蹈一刚一柔、刚柔相济。2、陶艺课程:自2008年建校以来,就建专业陶艺教室,可以进行练泥、捏塑、烧窑、上釉、拉胚等课程内容。3、篮球课程:开设了篮球课程,制定了不同年龄段的课程体系。4、游泳课程:自2008年建校伊始就规定,每个小学生必须学会游泳,并把游泳课定性为“生命技能课程”。5、钢琴课程:新英才有一支15人组成的专职钢琴教师队伍。教学从基础教育做起,彰显个性,使习惯渐成修养。

新英才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不仅从外形、气质、多种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而且从内心深处感受真善美,最终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北师大奥林匹克花园实验小学

打造“三力课程”

“学校在课程文化建设方面,重点打造的”三力课程“,即:学习力、领导力、创新力。”北师大奥林匹克花园实验小学校长董仕峰介绍,学习力课程是从基础性扩展,主要是国家级课程,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是针对学习能力、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来打造。

领导力课程是让国家课程校本化,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例如:学校自己开发了“五色花五彩路”这样一个校本教材,这本教材是围绕五色花的五项育人目标来做的节日文化的校本教材。领导力课程里包括还要整合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劳动技术等。领导力课程在形式上和课程上进行横向的打通,目标上进行融合以大主题呈现,然后它在空间上也打破了40分钟传统课程的空间,把课内、课外、学校、社会、家庭打通了。

这个课堂以大主题方式进行,一个月学校有一个主题,把学科目标实现。例如,要培养学生爱自己的家庭、爱自己的父母;共同来为家里面做一件事情,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情等。老师们会对这一个主题进行整体活动的设计、调查、研究,由班级各个小组自己决定做什么,要自己设计方案,小组还要论证,包括流程,然后再去实施,实施的过程要进行记录,记录完了进行集中汇报然后进行展示,然后评价,形成这样一个完整的链条。

每个小组要表达,包括PPT制作电脑整理信息,所以这个课程的完成,学生自主性特别强,老师起到辅助导引的过程,这里面甚至爸爸妈妈参与进来做,甚至社区,或者是一些服务的基地,都是这里面的一些资源,这个在资源上也进行了整合打通。

另外,创新力课程实际上是学校的一个特色课程,把一个特色经典的活动进行有机的整合,也是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丰台八中

培养知行合一的至真少年

每周二、五下午,丰台八中的校园仿佛成了快乐的海洋:音乐合唱传来阵阵悠扬的歌唱,快乐英语课堂上响起阵阵开心的笑声,瑜伽课上孩子们优美的姿态吸引了众人的眼光……学校依托至真课程体系构建了涵养、致知、力行三大类20多门校本课程在校园各个角落上演。据了解,“涵养类课程”侧重学生品德修养的培养,“致知类课程”侧重知识学问的学习,“力行类课程”侧重综合活动的实践探究。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依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六个维度,将学科内容与各类活动相结合,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学生活动课程。学生活动课程化的实践和探索,更有力的支撑了“力行”类课程体系的完善。校长李宏介绍说,针对初中学段学生的整体发展需要,兼顾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为每个孩子设计他们需要的课程,让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是学校孜孜以求的理想。

目前,学校开发了涵盖人文、科学、艺术、健康等方面的《话剧表演》、《魔方》、《瑜伽》、《创客》、《乐高机器人》、《学科综合实践课》、《中国传统文化节日课》、《名著阅读》等20多门深受学生喜欢的校本课,其中《名著阅读》小本课程被评为丰台区“精品校本课程”。

随着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丰台八中不断拓宽思路借助民办教育,整合校内外资源,激活教师主动应对教育改革的敏感性。学校精心组织开放性科学实践课,促使学生在社会更为广阔的天地,探索更为贴近生活的实验,将学校知识延伸到生活实践中。李宏校长介绍,学校借助丰台区引进“民办教育进校园”项目,引进了社会教育资源辅助学校提升学生学科能力,同时决定引进了“快速阅读”课程和“设计思维”课程,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籓篱,服务学校办学需要。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徐虹 王刚 刘佳 丰伟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