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骨干教师研修工程:创新“互联网+”时代研训模式(2)

2015-12-21 11:55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创新“互联网+”时代研训模式

形成“六段式”名师成长模式

昌平区教委把培养特级教师、名师作为目标,举办5期“昌平区市级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实践中形成了“六段式”名师成长模式。

第一阶段:理论武装。为了使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聘请北京师范大学专家介绍教育改革的方向与形势、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方法,介绍名家成长的经历,在理论上武装骨干教师。

第二阶段:个人反思。在通识理论培训的基础上,强调独特风格和个性培养。为了确保学习更加有效,在培训过程中特别强调个人反思环节。要求参训骨干教师回顾个人成长经历,系统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与名师对比,寻找出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通过反思找到自己优势与差距,确立发展愿景。

第三阶段:专家诊断。聘请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名校长、骨干教师组成专家小组,对培训教师逐一进行诊断。每位教师陈述个人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努力方向。在诊断过程中,突出了“自己是自己的肇事者”的观点。专家诊断,不仅帮助参训教师明确了个人成长路径,而且还初步确立了教师富有个性的人格魅力。

第四阶段:拜师学艺。与北京教育学会合作,聘请特级教师和专家作为导师,为骨干班教师举行拜师仪式,在名师的引领下缩短了成长的进程。同时,把个人成长与学校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师傅请到学校,组织专家讲座、同课异构、教学研讨等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与名师近距离交流和对话的机会。

第五阶段:拓宽视野。组织骨干班学员赴高校系统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理论,沉淀教学经验,促进教育教学反思,感受人文气氛,掌握教育研究动态。

第六阶段:宣传推广。通过各种媒体宣传骨干教师们的成长历程与教育教学经验;通过骨干教师学术报告厅、骨干教师论坛为骨干教师搭建与学科教师交流的平台,扩大骨干教师的影响力。

据介绍,目前昌平区有在职特级教师2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4人、市级骨干教师123人(含97个市级骨干、26个农村骨干)、区级学科带头人254人、区级骨干教师1471人,区级骨干及以上教师共计1897人,约占专任教师人数的30%。“十二五”期间,教师获得教学设计、录像课等国家级、市级一等奖200余人次,举办市级现场交流活动32场,应邀到全国各地进行专题讲座达100人次、示范课40人次,出版了30余册教育专著,一大批优秀的市、区级骨干教师已成长起来!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甄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