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辞海》的释义,“美”是指存在于自然、社会、物质、精神中的被人发现、创造、体现人的本质力量,令人愉悦或爱慕的形象”;《说文解字》则认为“完,全也”。一个人不但对美孜孜以求,而且追求“全美”,可谓要将“美”做到极致,这样的人,称得上是为美而生的人。
《礼记·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可谓是中国教育追求完美教育的源头。
完美是一种教育人生。如果说,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将教育功能定位于“为完满生活做准备”,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那么,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作为校长,就是为未来社会培育那些具备“完满生活能力的人”。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
完美是一种教育理想。什么是完美教育?“齐鲁名校长”李素香认为,完美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愈来愈好地生活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的教育过程。教育必须保有孩子们先天赋予的、不被外界所左右的原始生命优势,并能够让这些优势资源在完美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呈现出来,这是完美教育的终极目标。
让每个儿童对学习拥有如饥似渴的需要。只有形成了这种需要,他们才能主动去寻找和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资源,并能战胜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让孩子独立、认真、扎实地做好学习中应该做的每件事情,解决好学习中遇到的每个问题。
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要让每个生命都绽放出生命的美丽,就必须让每个儿童学会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完美是一种教育超越。完美教育需要一种勇气,一种自我批判、自我反思,甚至是自我否定的勇气。制度的力量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思想的力量。只有用制度创新唤醒全体教师的民主意识,使之成为自觉且能觉他的人,教育这棵常青树才会蓬勃参天。教师是完美教育的实践者,是学生成长历程中最亲密的陪伴者,没有教师的完美发展,就不会有学生的完美成长。学校以“修身工程”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以“磨教材工程”奠基教师专业发展,以“名师工程”培育奋发有为的骨干队伍,要为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广阔的平台,以打造大气、正气,充满书卷气的优秀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