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玉渊潭中学学习的孩子们是幸福的——学校以“优势教育”理念为引领,坚信每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每个人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正因为如此,学校在“敦品为翠玉,砺学成渊潭”的办学理念下搭建文化、课程、活动等多元育人维度,努力发现学生优势,为发掘每一名学生的潜力与特长提升教育供给侧的质量,让每一名从这所走出去的学生兼具社会责任、家国情怀、理想目标等十大核心素养。
素养1 责任担当
校内校外体验多重社会角色
4年,5届学生,12类职业方向,30多家学生公司,30多个企划案,几十个学生CEO,几百人次的学生参与度,十几家企业的深度职业体验……这些数字不仅为玉渊潭中学的“人生规划教育”提供了大数据的支撑,同时,也使得这里的每一名学生在中学时期便早已走出“象牙塔”,肩负起“对小家负责、为社会贡献”的社会责任。
2015年这一年,在校内,玉中学子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学生们与未来的自己不期而遇,夯实彼此心中的逐梦之路。从高一起始年级起,学校便开始引领学生认识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从而实现用目标来引领学生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的目的;在校外,玉中学子走进世界500强卡特彼勒、全球最大的财经资讯公司(北京总部)彭博公司……在“职业体验日”中,这群未出茅庐的高中生深入数据库、销售部、人事部等,与精英对话、共事,向职业梦想“快进”,在全国中学生未来企业家峰会等平台展示自己,并连续多年获得全国中学生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
2015年,在校内,学校在“优势·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下创设“精巧”小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一己之长;在校外,学校成为北京市慈善义工协会首批团体会员单位,玉中学子宣誓:“遵守义工守则,履行义工义务,主动帮助他人,爱心奉献社会,践行核心价值,培育国家情怀,放飞青春梦想,勇担时代责任。”这是学生发自心底的承诺,也是玉渊潭中学教育的使命——让每一名学生肩负社会责任。
素养2 家国情怀
课程、活动
提升民族认同感
从《走进紫禁城》到大话《北京史》;从课堂讲授到传统节日校园庆。在玉渊潭中学,课程、活动“双管齐下”,为学生提供“条条大路通国情”的历史学习途径,提升每一名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培养家国情怀。
作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学校为学生开设历史选修课程,以不同的教学主题供给多元的历史知识。上学期,历史教师分别开设《北京历史文化》《北京史》《走进紫禁城》等历史主题选修课。《北京史》分为北京的会馆、北京的吃、北京的玩、北京话四大部分,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城市,增加对这一座城市的热爱和归属感;在《走进紫禁城》中,老师运用iPad等现代化的教具,带学生领略皇家建筑中的讲究与奥秘,揭示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为人之道。
亲近历史、了解国情,不仅局限于教室,学校将课堂壁垒打破,在校园内以活动育人。2015年中秋节,“中秋话美文”在校内举办,学生在游园、吟诗、品尝月饼的同时,走近中华传统,提升民族认同感。2015年时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初一年级全体师生参加中华世纪坛清明祭扫活动,在祭扫中缅怀先烈、传承不朽的精神。正如孙一同学所说:“学习历史就是让我们知道我们的过去,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把握现在,创造未来。知道了过去的苦难我们应该深思,更好地发展现在。”这也正是玉渊潭中学的育人目标——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国之栋梁。
素养3 国际理解
师生足不出校与世界接轨
对于玉渊潭中学的师生们而言,足不出校与世界接轨如今已经成为可能——每年,学校“校门常打开”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到校交流、学习,以开放的心态和视野与世界无缝“连线”。不仅如此,学校还引入小语种课程,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为学生了解异国风情与文化打开一扇窗。
为了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理解多元文化,学校从2003年开始普及“斯坦福英语”教学法,2009年成为“教育部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试验项目学校”。课上学生使用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发的英语课程软件,用纯美国语言思维学习英语和外国文化,提升英语听说能力。
2010年学校通过“绿叶项目”开展中美学生课堂在线交流,为学生创造原汁原味学英语学习环境,培养学生项目合作能力和领导力,提升文化理解与融通的意识。
上学期,法语作为选修课程在玉渊潭中学首度亮相,课程一经“上线”便吸引众多学生的报名。课上老师不仅向学生教授单词、音标等基本知识,更为学生们打开“法国之窗”向他们介绍法国国歌、地理、风土人情等。高一蔺梦琳同学在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坦言:“法语课可以让我们开拓眼界,丰富我们的知识,还可以让我们放松心情,实在是一个对学生有益处的选修课。”
打造学生的国际视野当然不能局限于课堂中。2015年,学校迎来60名来自美国MMLA学校的师生,高一年级部分学生与美国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学习了书法、剪纸、太极拳、空竹、乒乓球、太极扇和乒乓球等课程,彼此间不仅搭建起友谊的桥梁,玉中的学生们更是以自己为小使者将中华传统文化向外国友人传递。在学生间交流的同时,玉中教师们也时刻不忘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与国际接轨,为学生提供更具视野的课程。2015年,英语骨干教师胡继嵘就向泰国教育部组织的校长考察团展示了斯坦福英语公开课,从传统听讲到人机互动的英语教学新模式受到了来自泰国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
素养4 人文底蕴
多彩课程让学生绽放异彩
素质教育成果来自课堂,更来自实践。在玉渊潭中学,课程供给侧为学生提供多样的选择,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学校发现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在校内绽放异彩。
2015年,初二年级全体学生在校西楼多功能厅举行了“北京市玉渊潭中学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武术班、跆拳道班、街舞社、戏剧社成员争相展示,校园内俨然成为了学生们的兴趣竞技场。此外,围棋、漫画、摄影、3D打印等许多选修课都使同学们对课外生活有了浓厚的兴趣,收获了快乐的同时又拓宽了知识面。活动不仅展示了同学们的个人风采,提升了文化素养,还展现了学校素质教育的突出成果。
素养5 科学精神
科技嘉年华彰显科技教育成果
在玉渊潭中学,一年一度的科技嘉年华是属于学生们的狂欢日,在这一天中,不仅学生们能够与未来科技零距离接触,探索、求知科技的奥秘,更能使学校的科技教育成果集中彰显。
2015年度科技嘉年华活动共分为三大内容、五个主题,在民俗主题馆中,学生们可以亲自制作纸板年画;在体验主题馆中,3D食品打印将学生的创意呼之欲出;在DIY主题馆中,模拟飞行器让学生圆梦蓝天;在互动主题馆中,学校校史灵动呈现;在PK主题馆中,机器人球场上投篮……一次科技嘉年华浓缩学校科技教育成果,同样也让我们看到玉渊潭中学背后的努力。
近年来,3D打印、模拟飞行、航模等现代化科技课程排入学生的选修课课表,供学生任意选择。所有选报这类课程的学生,零起点学习,最终向科技梦想迈进。5名同学在2015年海淀区中小学生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与电路仿真实验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名同学在2015年北京市第三十三届科技节航空航天模型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这也是学校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其实践探究能力所打造的多彩“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