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更好的自己,为幸福人生奠基(3)

2016-05-19 08:44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做更好的自己,为幸福人生奠基

突出课程整合,落实整体育人。

围绕“知行”课程全科育人、全员育人、整体育人的理念,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重视学科整合,构建了学校、年级、学科三级主题实践课程体系。

每月,学校至少利用半天时间,组织师生开展校级主题实践课程。同时,学校还充分挖掘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学会合作,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主题实践课程。

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课程,使学生获得了更多亲身体验、实践的机会,提升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落实了“整体育人”“知行合一”的课程目标。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培星小学发掘厚重的文化积淀,在北校区的娘娘庙成立了“培星书院”。在“培星书院”下面成立了“星娃棋苑”,在一、二年级开设围棋课;成立了“星艺陶苑”,在三至六年级开设陶艺课;成立了“翰墨轩”,在三至六年级开设软笔书法课。

除此之外,学校还在一至六年级开设了《经典诵读》《戏剧》《吟诵》课程,在五、六年级开设《国画》课程。

学校开发并实施《民族精神代代传》德育校本课程,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知书达理,品学兼优。在培星小学,每个学生都在追求进步,做最好的自己!

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注重培养阳光心态。

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积极主动地投入体育锻炼,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体育教师的专业特长,在不同年级开设体育校本课程,低年级有《足球》《篮球》,中年级、高年级有《足球》《乒乓球》《武术》,三至五年级还有《游泳》,一个具有培星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初见雏形。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幼小衔接、小初衔接,都是学生心理容易产生波动的阶段。为了能让学生们顺利度过这一阶段,以阳光的心态对待全新的学习生活,学校开发了《一年级入学课程》和《六年级毕业课程》,帮助学生及家长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健康活泼,积极向上。在培星小学美丽的校园里,学生们茁壮成长!

完善课程评价,促进师生成长。

课程评价对校本课程的健康发展,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诊断功能和促进作用。

在教师评价方面,设立专项奖励基金,用于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团队,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制定了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为教师制定个性化的课程培训方案,聘请专家指导教师的课改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学生评价方面,将学科实践活动成绩纳入学生的学期总评。此种评价方式,既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评价形式的改变,将“知行课程”的育人目标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在培星小学,一年级传统的期末考试成为了游戏冲关的“乐考”,让一年级新生顺利地度过幼小衔接的关键阶段,树立起了对学习的热爱与信心,同时也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两年多来,从敢于质疑自己开始,培星小学勇敢而艰难地迈出了课程改革的第一步,一路上且研且思,砥砺前行、始终坚持、绝不懈怠,先后获得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北京市课改先进单位,海淀区教学管理、德育管理先进学校,海淀区素质教育优质学校,海淀区学习型学校等100余项集体荣誉。

当前,培星小学朝着“做更好的自己,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想不断前进,海淀西北地区的一所名校正在崛起!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初小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