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篇
《吾师刘青小传》
高二(3)班 桑潇
刘老师,不知何许人也,专于教授国文,犹善作文。长发披肩,眼中含威却自卧一波春水,时而严谨教学,时而狡黠玩笑,引得全班哄笑。
老师未尝日日施加繁业,却擅赠“假日大礼包”,或对联,或小诗,各有不同,创意连连。久之,班中聪明绝顶之人悟得“礼包”之奥义,每逢佳节来临,或是季节更替,喜事临门,“礼包”总加之其中,“我看……”,对联再一绝句,可谓双喜临门。
考试临近,老师一日布两文三提纲,或两课两作文。甫一出,众人惨叫连连,涕泗纵横,求少减,老师笑,然拒之。但俯身下笔,却觉灵感如泉涌,一日之后,作文功力大涨,不由心生感谢。
老师之心难悟,却终习得一身武艺,全班佳作层出。习作本非易事,有时墨染缸数十,也并未佳作在握,长路漫漫,需学生上下而求索。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做人还需漱石以利齿,枕流以洗耳,修行不止,作文不止。当然,“假日大礼包”也不止。此师爱也,又何由拒之?
《吾师刘青小传》
高二(3)班褚逸芊
青者,吾师也,姓刘。体态丰腴,眉目慈蔼,常含深泓。
其授课也,常有妙语连珠,使满座皆乐。或问生前日其所授,满座静默无言,愣然尴尬。青微笑,谑生曰:“泰戈尔曰:鸟过无迹。”遂再授,吾辈记忆即深。
诸生常随青游圆明园,各寻至深幽奇妙处,赏景怡情。游毕,其必曰:“愿赋诗词乎?愿作对联乎?愿仿古之名文写一文乎?宜记此行。”生跃跃欲试,一时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或写景,或喻理,必有哲思。待印得小集,诸生可自赏而赏友之作,无不赞叹,期其再。多次,诸生文思渐如泉涌。后遂乐攻于言,研诸文法而效于绩。
《青妈传》
高二(3)班 杨千千
青妈者,不知何许人也。忆往昔,吾初至三班,见一人携笑颜立于台上,俯视众生,虽一言不发,然视其目光,余以为此人乃精干与慈爱并存。
及开学,时语文课多以文化内涵见长,上至中华历史五千年,下至近代文学特色,无论典故寓言,皆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既考试,余与同窗得以胜出,所以青妈之功也。
议论文,乃高中语文之重也。然因个人写作特点及思维方式,余不曾得议论文之真谛也。时高二,望吾等收获撰写议论文之方法,青妈以作业练之。日复一日,周复一周,且效果突飞猛进也。吾等渐得方法也。
青妈,乃吾等之爱称,岂非“敬之爱之”也?
《青妈传》
高二(3)班 史旭彬
甲午九月,予初入高中,物景相同,心境不一。初遇同学,意气风发;更遇恩师,后喻“青妈”。初次相识,军训营中,吾师和蔼可亲,笑颜盈盈。迄今而至,两年已过,吾与吾师后之相熟,未尝不如初次相见之逸兴;师从青妈,未尝非吾高中之所幸。
学堂上侧,青妈舞台。博点古今,声情并茂;咏乐怀殇,郁挫悠长。青妈课堂,笑声不少;谈天说地,一应百和。同学年少,不少有嬉皮笑脸之时,青妈亦不以为怒;况而以班中同学轶事为据,隐喻博论,引得学子仰首赞叹。青妈作业,别出心裁;为诗做对,才华倾尽。中外古今文海之大,待吾等慢慢傲游;青妈指路,荆棘渐少。
讲台之下,生活之中,青妈学子,四十有三。不苛责小事,久关注长谋。谁人青春能风顺,少有成长无烦恼;错误犯尽,何奈不羁少年郎。成长虽艰,奋斗虽苦,然青妈不易;严慈并施,耐心疏导,青妈为师,胜为为友。三年高中,大半一国;未来在前,四十三人,方向梦想不尽相同;唯是吾师,全心全意,遮风挡雨,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