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是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魅力就在于教育方法永远无法克隆。在班级事务的处理中,同一事件,不同个性的学生,方法不同;同一学生,不同时刻,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班主任工作可以用 “瞬息万变”这个词来形容,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工作中不停地去思考,去探索、研究。用博大的爱,悉心关注每位学生,爱在细微处,爱在情理中。只要你对学生充满爱,学生就会体味到,她们一定会喜欢你,受学生的喜爱是班主任最大的幸福。
在29年的工作中,我坚信每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慢慢地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朵花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只要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等待他们的长大,陪着他们沐浴阳光,经历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乐乐,梳着羊角辫,一看就是乖乖女,学前教育的几天里,为了让学生能逐步适应小学生活,一到中午我就让孩子们小憩一下,每每这时她都会乖乖地趴在桌上,很快她就会睡着,唯有你把她轻轻唤醒,她才会揉揉惺忪的睡眼从甜甜的梦乡中醒来,就是这样一个乖孩子,却在学校生活中成为了“小磨蹭”。
一年多来着实让我着了不少急,课上不管是写课堂作业,还是平时单元检测,乐乐宁愿玩笔,甚至发呆,也不愿意动手写作业;中午大家已经吃饭了,她刚从厕所回来,别的同学已经吃完了,她还有大半的饭没吃完;下午放学了同学们已经背好书包准备站队,乐乐还不着急,慢悠悠地铅笔盒塞进书包,你一催她,她是拿了帽子,丢了围脖;拿了围脖,又掉了帽子,哎!典型是被溺爱坏的“小公主”
看到这一情况,我马上与家长取得了联系,在交流中我发现妈妈从小包办代替的太多,家中的事情根本不用她做,爸爸尤为疼爱女儿,早晨起来还时不时的帮助穿衣服,爸爸、妈妈是外地进京的大学生,现在在北京落户了,总想给予孩子最好的生活,没成想却养成了女儿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坏习惯,在上小学前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
同是六岁的孩子其实他们的起点却不一样,同样的磨蹭的表象背后,成因却不尽相同,造成孩子坏习惯的恰恰是孩子的父母,幼时不良的成长环境剥夺了乐乐锻炼的机会,惰性因此越来越强,没有自理的愿望,没有责任心。看到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的差距,乐乐妈妈很心急,我在安慰的同时首先给出了第一条建议:从生活自理能力入手,首先要回家每天训练孩子收拾书包,最终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这是孩子最容易完成的目标之一。同时与家长、孩子约定,一但在这一方面与大家同步了,老师就在全班进行表扬。当然,这一关顺利通过。
接踵而来的学习任务,乐乐总会忙得应接不暇,最终只要作业的量增加一点她就完不成,开始我还耐心地跟她说:“乐乐别急,抓紧点,一会儿就完成了。”“嗯,好的。”我继续说道:“其他同学先收拾书包。”就在这时,淘气的洋洋嚷道:“王老师,乐乐哭了!”听到这一声可倒好了,乐乐开始大哭大闹起来,顿时我怒火中烧:你没写完作业,老师也没说你什么,你到闹腾上了。“其他同学排路队,我们放学!”我大声宣布,这下可倒好,她哭声更大了。同学们走了,我静下心来,抚摸着她的头,轻轻问:“你这是怎么了?”“妈妈要求我必须跟路队一起出去,不然就打我。我怕……”听到孩子的解释,我恍然大悟。
好习惯的建立与形成,不是靠家长的高压态势一蹴而就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以人对人的方式对待孩子,要善于发现他心中能响应我们号召的那一隅。“乐乐,为了让你每次能跟同学一起放学,老师帮你想了个办法,你想听吗?”“嗯,想。”我接着说道:“你作业写不完第一是因为你边写边玩,提醒你之后,一会儿又开小车,第二你写字慢,所以你首先要在课上改掉坏毛病,只要上课你专心写了,没写完不要紧,我照样发你珍惜时间的责任卡,最后回家要自觉练习写字,每练一次单独发书写认真的责任卡。”听我这么一说,孩子破涕为笑,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在学校写生字、生词作业时,她专心致志地做作业,可却还是没写完,但她得到了第一张里程碑意义的珍惜时间的责任卡,在班中我及时表扬了她的这一大转变,同学们也情不自禁地报以热烈的掌声。课间,孩子偎依在我身边,柔柔地说:“王老师,我喜欢您!”一次弹性奖励,降低标准的鼓励,却发挥了奇妙的作用。自从那天之后,她上课突然爱举手发言了,朗读也颇有感情。在她稚嫩的日记中写到:这学期我光荣地被评为校级“好儿童”我好开心!作为老师,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就要理解她、宽容她,静静地陪着她一路前行。如今身为小队长的她,带领着她的“爱心”小队被评为了东城区优秀小队,她也光荣被评为地坛小学2018年度的“美德榜样”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低年级学生习惯的培养,需要的是耐心、智慧和宽容,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急不得,你催她,斥责她,吓她,甚至打她,都没有用。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她慢慢前行,静静体味成长的滋味……给她足够的时间去解决问题,和孩子一起为成功而欢腾,和她一起享受教育的快乐与幸福。
第30期
梁艳:以爱育爱促幼儿成长第29期
李宝静:做一个平凡而美丽的教师第28期
地坛小学王雅纳:让我静静地陪着你第27期
刘士荣:孩子,抬起头来走路第26期
李昂:用我的真心 教育最真的你第25期
张方建:做以“仁”治班的班主任第24期
倪秋艳:学生的进步就是我的幸福第23期
刘强民:爱你让我们共同成长第22期
杨利:“他”给我的警示 爱可以倾斜第21期
刘亚坤:做教育的有“心”人第20期
白月欣:静等花开第19期
胡玉姝: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第18期
曹玲燕:那次难忘的习作第17期
付金辉:相信,唤醒的力量第16期
裴仲哲:做“三心二意”的班主任第15期
吴瑞:用爱浇灌学生成长第14期
陈剑峰:静等花开,也是一种教育第13期
黄艳:宽容等待 助孩子展翅高飞第12期
边春颖:用宽容守护“折翼的天使”第11期
庞爱军:着眼于“放”,着手于“细”第10期
夏立颖:三招让“熊孩子”变成好学生第9期
苑立仙:平凡职业的心灵之约第8期
刘松:班主任不是给学生洗脑的布道者第7期
王慧慧:毛毛虫的美丽蜕变第6期
陈辉:那一声叹息第5期
张蕾:教育应该像农业第4期
岳蕊:演讲比赛失利引发的思考第3期
于春德:一封家书第2期
马楠:超超的指甲不长了第1期
金红波:为“爱情”导航